● 摘要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观念(концепт)已经成为认知语言学、语言文化学、心理语言学等多个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核心之一。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术语,它具有整合性、交叉性、多指性等特点。观念与语言、文化密切相关:一方面,观念是文化在人意识中的凝结,它既是文化的缩影,同时也影响着文化;另一方面,观念以语言形式固定下来,借助语言得以记录和表达,它的产生和发展多数是在语言的直接参与下进行的。用观念理论分析民族认知特点和文化内涵,已成为认知语言学和语言文化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观念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类型中最核心的思想,通过对不同民族语言中起标识作用的“观念词(слово- концепт)”的对比研究,可以区分相应民族文化共同体在价值观上的差异。本论文以认知语言学和语言文化学的观念理论为基础,对俄汉语中的“命运”、“生死”观念进行对比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俄汉语观念词“судьба /命运”、“жизнь-смерть/生-死”在词源、词典释义以及不同语言单位中的体现,运用观念分析、隐喻等分析方法,来展现俄汉语中“命运”、“生死”观念的异同,进而揭示俄汉民族语言世界图景的异同。论文的意义在于:通过对“судьба /命运”、“жизнь-смерть/生-死”这两组观念词的对比研究,揭示其语义结构的核心及其深层文化意义的文化-认知理据。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俄语教学,有助于俄语学习者对词汇意义以及该俄语使用者思维方式的理解和掌握,对于俄汉语互译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帮助。论文的新意在于:国内语言学界对观念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运用观念理论对汉语中观念词的解读与分析尚不多见。对俄汉民族之间的“命运”、“生死”观念进行多维度的对比分析,也是本论文的新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