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0岁,因“外伤引起急性出血约2000ml”来诊。此时实验室检查的重要依据是() A.含铁血黄素尿。 B.血尿。 C.血红蛋白尿。 D.网织红细胞增高。 E.尿胆原(+)。
患者男,70岁,因“外伤引起急性出血约2000ml”来诊。当患者输入血制品约200ml时,突然畏寒、发热,呕吐1次,尿呈酱油样;BP75/45mmHg。患者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是() A.非溶血性发热。 溶血。 变态反应。 细菌污染。 循环超负荷。
患者男,70岁,因“外伤引起急性出血约2000ml”来诊。下列处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立即停止输血、监护患者重要生命体征。 核对患者及血品数据,若发现错误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处理,也告知血库,并追查另一血袋是否错输给别的患者。 换下输血器,以0.9%氯化钠溶液维持静脉通路。 给予0.9%氯化钠溶液及5%葡萄糖(1∶1)3000ml·m-2·d-1,老年人注意补水。 给予利尿药维持尿量100ml/h左右。
患者女,40岁,因“双下肢紫癜伴血尿3d”来诊。无发热及腹痛、黑粪,1周前咽痛。查体:双下肢可见大小不等、对称分布的深红色紫癜,压之不褪色。实验室检查:尿RBC(++),尿蛋白(++);PLT150×109/L,凝血时间7min,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骨髓象正常。初步判断患病类型是() A.单纯皮肤型。 腹型。 关节型。 肾型。 混合型。
患者女,40岁,因“双下肢紫癜伴血尿3d”来诊。无发热及腹痛、黑粪,1周前咽痛。查体:双下肢可见大小不等、对称分布的深红色紫癜,压之不褪色。实验室检查:尿RBC(++),尿蛋白(++);PLT150×109/L,凝血时间7min,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骨髓象正常。为明确诊断还应进行的检查除外() A.PT。 粪常规+隐血。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APTT。 颅脑CT。
患者女,40岁,因“双下肢紫癜伴血尿3d”来诊。无发热及腹痛、黑粪,1周前咽痛。查体:双下肢可见大小不等、对称分布的深红色紫癜,压之不褪色。实验室检查:尿RBC(++),尿蛋白(++);PLT150×109/L,凝血时间7min,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骨髓象正常。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