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0岁,因“双下肢紫癜伴血尿3d”来诊。无发热及腹痛、黑粪,1周前咽痛。查体:双下肢可见大小不等、对称分布的深红色紫癜,压之不褪色。实验室检查:尿RBC(++),尿蛋白(++);PLT150×109/L,凝血时间7min,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骨髓象正常。经泼尼松30mg/d治疗6个月,效果不佳。下列处理不适当的是() A.硫唑嘌呤。 B.环孢素。 C.环磷酰胺。 D.长春新碱。 E.加大激素用量。
患者女,40岁,因“双下肢紫癜伴血尿3d”来诊。无发热及腹痛、黑粪,1周前咽痛。查体:双下肢可见大小不等、对称分布的深红色紫癜,压之不褪色。实验室检查:尿RBC(++),尿蛋白(++);PLT150×109/L,凝血时间7min,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骨髓象正常。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 A.输注丙种球蛋白。 输注血小板悬液。 泼尼松+异丙嗪。 脾切除。 抗纤溶药物。
患者女,40岁,因“双下肢紫癜伴血尿3d”来诊。无发热及腹痛、黑粪,1周前咽痛。查体:双下肢可见大小不等、对称分布的深红色紫癜,压之不褪色。实验室检查:尿RBC(++),尿蛋白(++);PLT150×109/L,凝血时间7min,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骨髓象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 单纯性紫癜。 肾小球肾炎。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患者女,12岁,因“面色苍白1年,发热伴皮肤紫癜7d”来诊。血常规:Hb67g/L,WBC1.2×109/L,N0.305,PLT13×109/L。多次骨髓穿刺结果:骨髓稀释,有核细胞少。患者输注红细胞的指征是() A.Hb<120g/L。 Hb<100g/L。 Hb<90g/L。 Hb<60g/L。 Hb<30g/L。
患者女,12岁,因“面色苍白1年,发热伴皮肤紫癜7d”来诊。血常规:Hb67g/L,WBC1.2×109/L,N0.305,PLT13×109/L。多次骨髓穿刺结果:骨髓稀释,有核细胞少。如果患者长期接受输血治疗,并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糖尿病、肝大。应考虑发生了() A.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肝硬化。 糖尿病。 血色病。 骨髓纤维化。
患者女,40岁,因“双下肢紫癜伴血尿3d”来诊。无发热及腹痛、黑粪,1周前咽痛。查体:双下肢可见大小不等、对称分布的深红色紫癜,压之不褪色。实验室检查:尿RBC(++),尿蛋白(++);PLT150×109/L,凝血时间7min,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骨髓象正常。为明确诊断还应进行的检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