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41地理教育综合之人文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41地理教育综合之人文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41地理教育综合之人文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 8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41地理教育综合之人文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 . 14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41地理教育综合之人文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 . 20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41地理教育综合之人文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 . 25
一、简答题
1. 旅游地文化的要素
【答案】(1)旅游地文化的物质要素
主要是指一个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设施等,是旅游文化的实体层面。 (2)旅游地的文化行为要素
包括旅游地的风俗习惯、生活制度、行为规范等,是旅游地文化的行为方式层面。
(3)文化的心理要素
包括旅游地当地居民的民族性格、宗教情绪,也包括旅游相关从业人员、与旅游者有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旅游地接待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思维力一式和道德情操,还包括旅游者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是旅游文化的精神文化层面。
2.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西力一人文地理学发展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人文地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研究领域大大扩展,而且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世界各国的人文地理学发展呈现出与近代人文地理学不同的格局。
二次大战后,西方人文地理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连续不断地朝多元化发展。
①战后初期,美国地理学界以谢佛为代表的区域学派地理学者首先提出必须加强地理学理论、方法论研究,向区域研究的公式化、理论的贫乏发起挑战。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华盛顿大学的地理学者加里森开设了第一个使用数学统计的研究班,培养了首批计量地理学者,掀起了60年代计量地理的高潮,并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
③0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早期,区位分析和空间科学逐渐地受到来自地理学以外及产生于其内部的种种批判同时,相继受到心理学、结构主义及人文主义的影响,出现了行为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人本主义地理学等学派。
④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生态化和知识经济的大步推进,西方国家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加快,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转向”。
(2)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与前期相比,无论在研究方向还是研究内容、方法上都有一些新的变化,总体来看,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①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a. 在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变地理环境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强化,给当代社会带来一系列全球性和地区性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应用系统论应运而生。
b. 在哲学方法论上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向
第一,科学哲学首先引入人文地理学,20世纪50年代末期兴起的计量革命。
第二,西方人文地理界受到人本主义、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
②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a. 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在人文地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b.20世纪70年代,人文地理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被人们乘坐西方人文地理学的行为革命。
c. 现在地理学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③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a. 现代地理学的人文化倾向愈益明显,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为主体进行研究成为人地关系的主流,强调社会、文化等非物质因素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突出特点。
b. 人文地理应用方向的多样化。人文地理的几乎每一个领域,都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对人文地理学的需求呈现出愈加迫切的趋势。
c.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跨越自然与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与相邻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广泛而频繁。
3. 简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答案】(1)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
①初期发展阶段
从1952年到1960年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与经济大发展,城市和建制镇获得快速发展。 ②1961~1977年
由于经济困难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经济情况处于下降、缓慢发展和停滞阶段,对城市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城市数不增反减。
③1978~1998年
改革开放使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城市发展速度也是空前的。
(3)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特点
①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特别是与农业生产关系较大。其中1961~1977年是我国农业生产处于下降、恢复、缓慢增长阶段,城市化进程为下降和缓慢发展阶段。
②从城市人口增长情况看,非农业人口在三个阶段都在增加。
③我国城市化道路与国家政策关系密切。例如,我国长期限制大城市发展,虽然大城市数目增加了,但是在城市人口总数中的比重变化不大,在小城市方面,由于政策上的支持,数目增加很快。
④内地与边疆地区城市有所发展。我国注意国家安全,工业转向内地,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前期,重点发展“三线地区”,因而使内地与边疆地区城市有所发展。
⑤沿海地区与边境口岸城市随对外开放而获得新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对外经济往来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新的城市,也使原来的城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当代中国的城市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更快,目前己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当代中国的城市化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
①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与其他国家盲目无限制地发展城市不同,中国的城市化是有步骤逐渐发展的,且速度在加快。
②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自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长期被掩盖起来的剩余劳动力问题逐渐显现。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在农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消化吸收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放松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限制,乡村城市化开始。
③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
目前,我国一方面己拥有一批巨型城市和超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武汉、重庆、沈阳、南京、西安等,同时还出现了城市群,如环渤海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并将出现城市连绵区; 另一方面,众多的小城镇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遍布全国各地,从而构成一个规模等级结构合理、布局集中分散有致、职能分工合作的国家城市体系。
④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我国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除几个直辖市和港澳以外,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区多位于东北、东南沿海省份,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省区从西南向中部地区延伸。我国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是自然、政治、经济等因素在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综合作用的结果。
4. 人文地理学有哪些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可归结为以下几大力面:
(1)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包括人地关系协调论、天命论、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或然论等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属性,基本原理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和市场区位论等经济区位论的基本原理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产业结构理论、空间结构理论等经济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2)人口的生产与发展
主要研究人口的数量及增长特点,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人口的地理分布与影响因素、人口迁移、人口构成、人口老龄化、人口素质、人才等内容。
(3)经济空间发展与产业布局
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产业布局与经济地域系统:第一、二、丫产业的发展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