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857地理学综合[专业硕士]之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实证主义方法论
【答案】实证主义是指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其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
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答案】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关系系统,是人与地在特定的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人地系统是由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两个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机制。在这个巨系统中,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相结合,就形成了人地系统发展变化的机制。
3. 城市金字塔
【答案】城市金字塔是指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形成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再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化动的关系用图表现出来。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城市,塔的顶端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城市金字塔提供了一种分析城市规模分布的方法,可以对不同国家、不同省区或不同时段的城市规模等进行分析。
4. 施吕特尔
【答案】德国地理学家,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景观学说的提出者之一,认为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论述了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区别,并最早把人类创造景观的活动提到方法论原理上来。著有《人类地理学的目的》、《早期中欧聚落区域》等。在研究方法上,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分析景观。先区别出原始景观一一在经过人类活动重大改变以前存在的景观,然后探索原始景观转变成文化景观,即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景观的变化过程。施氏在使地理学走向科学化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5. 持续农业
【答案】持续农业是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上能接受的”农业。它是经济、社会、技术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持续农业的目标一是要增加食物生产,注意食物安全; 一是促进农村综合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贫困; 三是合理利用、保护、改善自然资源和环境。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农业的集约性、高效性、持续性和多样性,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优,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6. 领土
【答案】领土是国家构成要素之一,国家必须具备一定的领土,不问其大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在国际法上不构成国家。但国家的领土并不要求绝对确定,部分边界未划定,或存在边界争端,均不妨碍其为国家。领土包括陆地和水域及其底土和上空。国家领土分为领陆、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和领空3个部分,上及高空,下及底土。领水附随于领陆。领空和底土又附随于领陆和领水。因此领陆是最重要的部分,是领土的主要成分,领陆如发生变动,附随于领陆的领水、领空和底土亦随同变动。
二、简答题
7. 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生态方法。
【答案】(1)社会生态方法的概念
社会生态方法即把人类看作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主体,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环境,又把人类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还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人类的环境。这种辩证的方法,有助于正确地认识人文地理研究的主题一一人地关系,避免把人类和自然界看成对立的两极。
(2)社会生态方法用于人文地理学研究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将人文地理空间看作重要资源
人文地理空间与人类活动有关,从社会生态学来看,就成为重要的资源。占据优越的生态位置的人群,往往占据着优越的社会地位。经济地理、政治地理上的热点地区往往就是生态位置优越之处。个人、企业、集团,拥有有利的生态位置和生态空间,就拥有接近各种资源的便利性,便于在劳动和生产的空间分工中占据高层次、高效益的位置,便于了解市场信息和销售产品。
②将竞争机制引进人文环境研究
社会生态位既有社会生活空间的意义,又有强调人群或个人在社会上的作用和地位的含义。两种人群处于相同的生态位就必然产生竞争,而社会竞争的人文地理意义是利弊兼有的。竞争各方转移到与对手不同的生态位去,意味着开发新资源、新技术、新产品、新地区,促进了资源和空间的充分利用。但是,过度竞争使各方消耗能量太多,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人文地理在分析社会生态位的基础上,应把握住竞争的度。人文地理研究社会竞争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对当前我国及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③使人文地理综合平衡研究定量化
社会生态方法将技术链作为人文地理研究的手段,根据技术链网可以进行投入一产出分析。投入一产出分析将所有不同的产业部门联系在一起,从各部门中间产品入手,通过数学方法求解列昂惕夫逆矩阵,就能求出其他方法所不能求出的部门间间接消耗,从而可按完全消耗有效调控经济平衡。这种方法提高了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科学性,这种思路也可用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综合平衡研究。
④发挥人文地理在生态经济研究方面的作用
生态经济方法不仅涉及经济地理领域,还涉及社会地理领域、环境地理领域等人文地理研究的各方面。人类从生态经济部门着手,实质上是要协调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全方位关系。社会生态方法使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用于生态经济系统,分析技术作为中介在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各部分之间的连结祸合关系,最终从生态经济平衡、生态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相适应等方面评价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
8. 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哪些重大影响。
【答案】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各方面的发展,促进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迈向新纪元提供了决定性因素。
(1)积极影响
①劳动时间缩短,劳动强度缩小,由体力劳动转变为脑力劳动
②生活水平空前提高
③文化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
④人口寿命不断延长,医疗、卫生、防预、人寿保险
⑤交通快速,舒适、安全发展
⑥通讯设备更新频繁
⑦享受教育的程度和普及度提高
(2)消极影响
①环境问题,如臭氧洞的出现。
②资源紧缺:土地资源退化,水资源短缺,生物资源破坏严重,矿产资源(能源型、非能源型)的消耗剧增。
③人口增长,加剧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公用设施超负荷水平等。
④在经济中潜在的还有周期性的地区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9. 简述我国农产品产业带和农业专业化的发展特征
【答案】(1)农产品产业带的概念
农产品产业带是指主要生产优质专用农产品,且自然资源优良、生产规模较大、产业基础较好、空间上相对集中连片的优势区域。
(2)农业专业化的概念
农业专业化是指各个地区或农业企业由原来从事多种生产项目、生产多种产品转变为专门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