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806微生物学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微生物生物氧化的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个阶段。
【答案】脱氢;递氢;受氢
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焦深_____,调焦应该_____。
【答案】越小;越小心
3. 普遍转导与局限转导主要区别在于:①普遍转导噬菌体是_____噬菌体,而局限转导噬菌体是_____噬菌体,②普遍转导噬菌体能转移供体菌的_____基因,而局限转导噬菌体只能转移供体菌的_____基因。
【答案】完全缺陷;部分缺陷;任何;部分特定
4. 微生物的学名采用“双名法”,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前者采用以大写字母开头的拉丁语化的_____,后者采用以小写字母开头的拉丁语化的_____。
【答案】属名;种名加词;名词;形容词
5. 细菌的质粒种类很多,其中接合性质粒如_____,抗药性质粒如_____,产细菌素质粒如_____,诱癌质粒如_____, 诱生不定根的质粒如_____,执行固氮的质粒如_____, 降解性质粒如_____等。
【答案】F 质粒;R 质粒;Col 质粒;Ti 质粒;Ri 质粒;mega 质粒;CAM 质粒
6. 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4个生长时期。
【答案】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7. 测定微生物生长量有直接法的_____和_____,间接法的_____和_____等。
【答案】测体积法;称干重法;比浊法;生理指标法
8. 用于分离酵母菌的选择性培养基称为_____,分离自生固氮菌的称为_____,分离土壤真菌的称为_____,而分离乳酸菌的则称为_____。
【答案】酵母菌富集培养基;Ashby 培养基;Martin 培养基;酵母膏培养基
9. V.P 试验的生化依据是某些细菌发酵糖产生_____。
A. 乳酸
B. 乙酰甲基甲醇
C.2,3丁二醇
D. 丁酸
【答案】B
【解析】V .P 试验的原理是某些细菌发酵产生乙酰甲基甲醇,它在碱性条件下可被氧化成二乙酰,含有胍基的精氨酸可与二乙酰发生红色反应。
10.异型乳酸发酵的双歧杆菌途径的特点是2分子葡萄糖可产生_____、_____和5分子ATP 。
【答案】3分子乙酸;2分子乳酸
二、名词解释
11.高温灭菌。
【答案】高温灭菌是指在高压蒸汽的处理下(一般是于
的所有微生物的灭菌方法。
12.三功能营养物。
【答案】三功能营养物是同时具有三两种营养功能的营养物,如氨基酸,可作碳源、氮源和能源。
13.硫化作用。
【答案】硫化作用是指硫化氢、元素硫和硫化亚铁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氧化生成硫酸的过程。
14.反硝化作用。
【答案】反硝化作用,又称脱氮作用。广义的反硝化作用是指由硝酸还原成
原成N 2的过程。
15.菌索。
【答案】菌索是指具有促进菌体蔓延和抵御不良环境等功能的白色根状菌丝组织。一般产自伞状真菌,常在腐朽树皮下或地下见到。
16.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
【答案】免疫原性是抗原在体内激活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抗体和特异效应细胞的特性;
免疫反应性(反应原性)是抗原能与相对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结合和反应的能力。
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是完全抗原的两种特性。
并进一步还原成乂的过程,因而把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也包括在内了。狭义的反硝化作用是指由亚硝酸还,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灭菌15min )
三、简答题
17.简述T 偶数噬菌体的侵入机制。
【答案】T 偶数噬菌体的侵入机制:T 偶数噬菌体的尾部外鞘蛋白质亚基发生构想变化,使原来的24环变成12环,外鞘长度减少了一半,但中心管长度不变,中心管所含酶类物质可使细胞壁产生一些小孔;外鞘收缩形成的推力使中心管穿过尾板,直穿细胞壁,使DNA 进入寄主细胞;注射式侵入需要消耗的能量来源于鞘内的蛋白质。
18.如何才能获得单克隆抗体?它有何理论与实际应用?
【答案】(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如下图:
图
(2)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①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McAb 的获得为研究有特异性抗体的一级和高级结构提供了可靠的材料;为研究生物合成的遗传机制和细胞调节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研究抗原与抗体间的结合和反应机理提供了科学的保证。
②在实践中的应用:McAb 可用于精确地诊断疾病;提供高效的治疗剂如抗病毒抗体;用其制成的固相系统可提纯相应的抗原;用其制成“药物导弹”可用于治疗深层的肿瘤。
19.人类迟至19世纪中叶才真正认识微生物世界,其中的障碍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被克服的?各举例说明。
【答案】(1)人类迟至19世纪中叶才真正认识微生物世界的四个重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