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开大学商学院839人力资源管理综合之组织行为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
(1)遗传因素
遗传是指先天决定的生理素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因素。人的部分人格特质是基因编码决定的。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在人格形成过程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人格的形成构成外在压力的因素包括:成长的文化背景,旱年的生活条件,家庭、朋友和社会群体的规范,其他方面的经历等。文化所建构的规范、态度和价值观的稳定流传,对人格的养成有显著影响。
(3)情境因素
情境也和遗传和环境一样对人格的影响起着一定的作用。尽管个体的人格是稳定的、持久的,但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所改变。
由此可见,在人格的形成中,遗传等先天生理素质建构了人格的前提条件。社会环境是个性心理特征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对其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社会实践是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而在具体情境中,个体的潜能取决于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要求,亦即个体人格会发生一定改变。
2. 简述群体动力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群体动力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他借用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提出了“场”理论,以说明群体中成员之间各种力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说明群体中个人的行为。
(1)研究个体行为
人的行为动向取决十内部力场与情景力场(即情景因素)的相互作用,即一个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中各种有关力量相互作用的函数,公式如下:
B=f(P , E )
式中:B 是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强度; P 是个人的内部动力、内部特征; E 是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也就是说,群体中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强度取决于个人现存需要的紧张程度和情景力场的相互作用关系。
(2)研究群体行为
群体动力论研究群体的行为,即研究群体中支配行为的各种力量对个体的作用与影响。1933年卢因将“场’,理论用于研究群体行为,提出了“群体动力’,的概念。“群体动力”,是指群体活动的动向,而研究“群体动力”就是要研究影响群体活动动向和效率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变化和协调过程。群体行为同个人行为一样,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景力场的相互作用,公式如下:B=f(P , E )
式中:B 是群体行为的方向和强度,P 是群体的内部特征,E 是群体所处的环境。
卢因认为,人们结成的群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直处于不断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的过程,即“准停滞平衡”。因此。群体的行为不等于群体中各个成员个人行为简单的算术和,它包含着集体智慧,因而可能会产生出新的行为形态。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是:总体不是部分的总和,因为各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总体可能大于或小于部分总和。
3. 辨析文化维度理论的内容,说明如何用文化维度理论预测人的文化行为。
【答案】对文化差异进行的更全面的分析是由荷兰管理学者吉尔特·霍夫斯泰德进行的。他所发现的国家之间的差异可以令人信服地归因于民族文化的差异。霍夫斯泰德发现民族文化对雇员与工作相关的价值观和态度起着主要影响。通过因素分析总结了区分国家和民族文化对雇员的工作价值观和工作态度影响最大的四个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长期一短期导向。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①个人主义是指一种松散结合的社会结构,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个人有相当大自由度,人们只关心自己的或直系亲属的利益,强调个人独立。
②集体主义,以一种紧密结合的社会结构为特征。在这一结构中,人们希望自己所属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在自己遇到困难时能给予帮助和保护,以这种安全感为交换条件,自己对群体保持忠诚。所以集体主义文化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不可分割。
霍夫斯泰德发现,一个国家的个人主义程度与这个国家的富足程度密切相关。
(2)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用于衡量社会对机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不平等被认可和接受的程度。一个权力距离大的社会认可组织内权力的巨大差异,雇员对权威显示出极大的尊敬。称号、身份及地位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3)不确定性规避
①低不确定性规避的社会,认为人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未来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不同的社会对不确定性的反应方式不同。人们接受、容忍这种不确定性,相对而言对风险泰然处之,人们感到相对的安全,敢于冒险,对来来充满信心。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对与自己不同的行为和意见也表现出宽容,因为他们没有困此受到藏胁的感觉,这类国家有新加坡、瑞士和丹麦。
②高不确定性规避的社会以成员中的高焦虑水平为特征,其以不安、压力、进取性为证据。
在这种社会中,由于人们感到受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威胁,就创建机构、制定更正式的规则来提供安全和减少风险。社会成员趋向于相信绝对真理,对异常的思想和行为缺乏容忍。在一个高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中,组织成员表现出较低的工作流动性,终身被雇佣是一种普遍实行的政策。
(4)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
①有的文化强调生活数量,这种文化的特征是过分自信、竞争和物质主义,强调事业成功导向。
②有的文化则强调生活质量,这种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对他人幸福表现出敏感,关心他人利益。
(5)长期一短期导向
长期一短期导向是指一个国家对传统的重视程度,长期导向与经济发展速度的相关性很高。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分维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所开发的系统得到广泛接受和运用,成为跨文化管理理论的经典。
4. 组织变革成功要有哪些条件?
【答案】组织成功变革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1)要适应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是导致组织变革的外在因素;
(2)要服从战略的变化,组织战略的变化和调整是组织结构发生变革的内在动因;
(3)应当具有良好的组织设计,良好的组织设计确定了组织变革的成功方向;
(4)组织的领导要有强有力的领导和沟通能力,领导是组织变革的推动者;
(5)要有迅速有效的执行能力,组织内的成员则是组织变革的参与者。
5.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答案】概括起来看,我国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四大方面,即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
(1)政治素质
能坚持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自觉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国家利益。
(2)思想素质我国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领导者应该牢固树立两种基本观念、八种现代意识。
①两种基本观念
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基本观点,尊重和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工作,振兴中华。
b.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领导者在思想方法上应该进行辩证的思考,从事物的整体上和相互联系中把握实质,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②八种现代意识
a. 商品经济意识; b. 市场竞争意识; c. 效率效益意识; d. 开拓创新意识; e. 风险意识; f. 服务意识; g.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