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北电力大学物流管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果你是一个汽车货运企业的经理,你会采取哪此措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答案】作为一个汽车货运企业的经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1)合理设计运输网络

首先,企业应合理地进行生产工厂及各配送中心的选址,以为运输合理化打下基础。对于生产工厂的选址而言,原材料消耗大的工厂应尽可能靠近原材料的产地或重要的交通枢纽; 对于产成品运输费用高的工厂而言,应尽可能靠近主要的消费地。配送中心的覆盖范围应适当,辐射半径应适中。在工厂和配送中心己经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应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实现总运输里程的最小化。

(2)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企业应根据所运货物的特点、时限要求、运输距离、企业的承受力等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不同的运输方式中做出选择。比如,对于某种国外生产的价值高、重量轻的精密零部件,如电脑芯片而言,企业为了及时满足生产的需要,采用航空运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同时,由于重量轻的原因,单位运输费用也不会很高。再比如,经认真的技术经济论证发现,就山西煤炭外运而言,用公路代替铁路运至河北、天津、北京等地更为经济合理。

(3)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率

装载率是指运输工具的实际载重量与运输距离的乘积与核定的载重量与行驶里程的乘积之比。提高装载率,有助于减少运输工具的空驶以及运能利用不充分的现象。比如,实施配载运输,在以重质货物(如矿石)运输为主的情况下,同时搭载一些轻泡货物(如农副产品),在基本不减少重质货物运输的情况下,解决了轻泡货物的搭运,效果显著。再比如,在装运货物时,通过利用集装化技术,可以提高运输工具容间的利用率。

(4)开展联合运输

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合运输,可以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的运输效率。

(5)开展流通加工

开展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减少货物的重量或体积,更合理地开展运输。如将轻泡产品预先捆紧包装成规定尺寸,再进行装车,就容易提高装载量; 对水产品及肉类预先冷冻,可提高车辆装载率并降低运输损耗。

(6)推进共同运输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子公司或分公司之间以及不同的企业之间通过在运输上开展合作,可以提高运输工作效率,降低运输费用。

2. 在物流活动中,流通加工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怎样才能使得流通加工活功更为科学、更为合理呢?

【答案】(1)流通加工的价值

随着社会分下的细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原材料、零部件以及产成品的物流链条越来越长,流通加下变得越来越重要。概括而言,流通加工具有以下一些作用。

①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

由于顾客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必须在流通环节按照顾客的要求进行再次加工,如根据顾客所需要的尺寸对平板玻璃、钢板进行裁剪。

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流通加工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往往以简单的加工实现较大的价值增值,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有些产品,如玩具、服装等,通过流通加工改变其包装,可以大幅度提高商品的档次。蔬菜等食品经过加工形成半成品,可以减少消费者择菜、洗菜的时间,使产品售价大幅度提高。流通加工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利用率,有些流通加工可以使产品利用率提高20%~50%,这是采取一般方法提高生产率所难以达到的。

③提高物流的效率组装型产品,如自行车、缝纫机、铝制门窗框架,如果在生产企业完成产品的装配活动,将导致运输费用的大幅度增加。而将其零部件直接捆扎或装箱,到达销售地点后再行装配,就可以方便运输,节省大量的运输费用。

(2)流通加工合理化途径

①流通加工的内容选择得当

流通加工合理化首先应明确与生产加工的合理分工。否则,本应由生产加工完成的环节却错误地由流通加工完成,不利于形成生产的规模经济性; 而本应由流通加工完成的环节却错误地由生产加工去完成,不利于满足个性化的需求。通常而言,对于工艺复杂、技术装备要求较高的加工环节,由生产加工完成; 而流通加工则完成工艺相对简单、技术装备要求不高、需求个性化突出的加工环节。

②流通加工的地点选择合理

为满足大批量生产与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其加工地以设在靠近主要消费地区为宜。流通加工地的具体选址,应充分考虑产品配送的要求,实现配送里程的最优化。

③流通加工的过程要求经济节约

尽管流通加工难以实现生产加工那样的规模经济性,但只要对劳动力、设备、动力、物资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样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节约能源、节约人力、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设备利用率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

3. 相对于EDI 技术而言,互联网技术对于物流管理具有哪些优点?

【答案】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商务应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通过采用ERP (企业资源计划),企业首先在内部建立起高效的Intranet (内部网),以保证信息在企业内部流动的顺畅; 然后再与供应商、经销商、物流服务提供商、最终顾客等通过Internet 建立起跨组织的Extranet

(外部网),以达到电子商务、同步作业、资源共享的目的。在Intranet 和Extranet 之间,通过专用的软硬件设置防火墙,以控制不同信息的使用权限。在物流管理中,相对于EDI 技术而言,互联网作为物流信息传输的手段具有以下优点:

(1)Internet 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网络,信息传输费用非常低。

(2)中小企业、最终顾客与大企业在信息获取、处理上处于同等的地位,可以利用Internet 传输数据。

(3)可以真正实现按照最终顾客的订单开展大规模定制,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存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