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640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刺激——反应联结的特点是( )。
A. 建立快,消退也快
B. 建立快,消退慢
C. 建立慢,消退快
D. 建立慢,消退也慢
【答案】D
【解析】连续强化的条件下,新行为建立快,但消退也快。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行为建立慢,但消退也慢。
2. 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以前,教师应( )。
A. 务必推迟教学活动,首先去培养学习动机
B. 加强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忽视学习动机的培养
C. 批评和训斥学生
D. 使学生学懂学会。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自然就会产生学习动机
【答案】D
3. 两名在测验中都取得了高分的学生,一名自信心增强,一名则觉得自己运气不错,这是因为他们( )。
A. 成就动机水平不同
B. 学习目标不同
C. 归因方式不同
D. 家长的期望不同
【答案】C
4. 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 )。
A. 迷失方向
B. 错用方法
C. 措手不及
D. 产生焦虑
【答案】A
5.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
A. 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 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 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 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答案】D
6. 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理解基本原理或结构的意义,可以帮助他预见其他类似的事物,可以学会怎样学习。这是因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 )。
A. 容易记忆学科知识
B. 能促进学习的迁移
C. 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
D 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答案】B
7. “互惠道德”一般在( )出现。
A.6~7岁
B.10岁以前
C.10岁以后
D.12岁以后
【答案】C
8. 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良好任务的是( )。
A. 写命题作文
B. 为班级设计网页
C. 诊断电脑故障
D. 完成考试单选题
【答案】D
【解析】结构良好问题的特征:①问题的明确性:②答案的明确性。
9. 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是( )。
A. 同原因与结果的关系相同
B. 虽有联系,但也不是小可分割的
C. 不能够相互交替、彼此转换
D. 关系虽复杂,但却是一一对应的
【答案】A
10.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 ).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答案】B
11.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
A.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的考查。根据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的资料分析,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但是其内容只是对与教育实践有关的心理学知识的总结,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和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早期代表作,但它们同样只是介绍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首次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从而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建立。因此,正确答案选D 。
12.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
A. 教学测量
B. 教学测验
C. 教学评估
D. 教学检查
【答案】B
1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 )。
A. 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B. 心理过程
C. 认识过程
D. 心理特征
【答案】A
14.下面哪种不是估计信度系数的方法? ( )
A. 再测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