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640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选择题

1. 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 )。

A. 一种量值

B. 一种题型

C. 某种题型

D. 多种题型

【答案】A

2.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 )年。

A.1879

B.1903

C.1897

D.1798

【答案】A

3.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 师与生

B. 学与教

C. 德与智

D. 身与心

【答案】B

4. 技能是( )。

A. 对经验的概括

B. 对操作方式的概括和熟练

C. 思维活动的概括

D. 对陈述性知识的概括

【答案】B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社会交往动机

。 )

D. 自我提高动机。

【考点】学习动机类型。

【答案】A

【解析】此题是对学习动机的分类的考查。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成分,可分为认知动机、自我提高动机和社会交往动机。其中,社会交往动机和自我提高动机属于外部动机,认知动机属于内部动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的是学生的好学和乐学等认知动机。另外,学习动机还可以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分成:近景的直接动机和远景的间接动机; 第三种,就是奥苏贝尔将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因自己的学业而获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6. 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是属于( )

A. 直接强化

B. 替代性强化

C. 自我强化

D. 正强化

【答案】C

7. 在安德森提出的心智技能一阶段中,( )阶段的任务是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

A. 认知

B. 联结

C. 自动化

D. 内化

【答案】B

8. ( )根据对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著名的“教学机器”,并设计出“程序教学”方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 桑代克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纳

D. 苛勒

【答案】C

9. 学习策略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最困难的一步是( )。

A. 教师是否真正掌握了学习策略

B. 通过分析具体的学习任务,确定所必需的学习策略及其执行方式

C. 如何将学习策略以外显的、程序性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D. 是否能找到有效的、现成的学习策略

【答案】B

10.教学测量的目的在于考核( )。

A. 教学成效

B. 学生成绩

C. 教学目标

D. 教师绩效

【答案】A

【解析】教学测量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学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教学测量的目的在于考核教学成效,也就是考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即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格等的形成状况。因此,答案为A 。

11.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以前,教师应( )。

A. 务必推迟教学活动,首先去培养学习动机

B. 加强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忽视学习动机的培养

C. 批评和训斥学生

D. 使学生学懂学会。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自然就会产生学习动机

【答案】D

12.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观察的方法叫( )。

A. 定期观察法

B. 长期观察法

C. 全部观察法

D. 重点观察法

【答案】A

13.班级里学习成绩差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学生( )。

A. 也全都有问题行为

B. 没有问题行为

C. 只有问题行为萌芽

D. 也有问题行为

【答案】D

1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 )为核心建立的。

A. 观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