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640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 斯金纳
B. 布鲁纳
C. 华生
D. 桑代克
【答案】D
2. 规则学习的方式是( )。
A. 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B. 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C. 上化学习和下位学习
D 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答案】B
3. 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 )。
A. 打开收音机
B. 草书
C. 实弹射击
D. 开车
【答案】B
【解析】连续动作技能即连续型操作技能,这类技能主要由一系列的连续的动作构成,操作技能表现为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协调的动作序列。只有B 项符合这一定义。因此,答案为B 。
4. 学生在了解了长方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及面积的可加性原则后,生成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按照加涅的学习分类标准,这种学习属于( )。
A. 辨别学习
B. 概念学习
C. 规则学习
D 高级规则学习
【考点】加涅学习分类理论。
【答案】D
【解析】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不同,将学习分成了八类。辨别学习,是指能识别各种刺激特征的异同并做出相应的不同的反应; 概念学习是能对刺激进行分类,并对同类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规则学习也称为原理学习,主要是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高级规则学习也称为解决问题学习,是在各种条件下应用规则或规则的组合去解决问题。加涅认为,高级规则的学习以简单规则的学习为先决条件,简单规则的学习以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概念学习以辨别学习为先决条件,从而构成了一个累积的学习层次。高级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是指人把若干以前学到的法则(规则)组合成为若干原理(新规则或高级规则)去解决以前自己没有解决过的问题。
5. 下列哪项有助于提高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 ( )
A. 当原有的知识不稳定和不清晰时,采用过度学习的方法
B. 当原有知识本身己很稳定和清晰时,采用一个比较性“组织者”
C. 实际旱现比较性组织者
D. 形成一种比较新旧知识的心向
【答案】D
6. 小学儿童的品德具有( )特点。
A. 自觉性
B. 一致性
C. 过渡性
D. 关键性
【答案】C
7. 在发展心理学的历山上,关于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其中,既讲内外因相互作用又讲发展的是( )
A. 皮业杰
B. 联系主义心理学
C. 桑代克
D. 格式塔学派
【答案】A
8. 在期末复习时,学生采用将课文内容以列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资源管理策略
【考点】学习策略。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学习策略基本含义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复述策略是通过画线、复习等方式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加工,以利记忆的过程; 精细加工策略一般通过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等策略,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寻求字面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 组织策略通常采用列提纲、画网络关系图、流程图和表格等形式,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学业求助策略等。2012年充分考查了学习策略这个方面,不但选择题中有涉及,还出了一道简答题,足见学习策略这个考点的重要性。考出来简答题,应该不用感到意外,前几年的选择,几乎年年都有,根据教育学考试的规则,选择题出现的题目再考出来大题的频率是很高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
9. 在品德的形成过程中,使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得以沟通并实现的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信念
C. 道德判断
D. 道德意志
【答案】D
10.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 )。
A. 迷失方向
B. 错用方法
C. 措手不及
D. 产生焦虑
【答案】A
11.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杜拉(A.Bandura )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 )。
A. 道德认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