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深圳大学FS70社会工作专业综合之《社会工作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人类行为特点。
【答案】人类行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适应性。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及种族的繁衍,并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不断地改变自身的生存、生活环境。
(2)多样性。人类行为是一个复杂系统,存在着各个不同的侧面。它有外显的和内隐的,有来自遗传的或后天习得的,有生理范畴的和社会范畴的,多种多样,十分复杂。
(3)动态性。人类行为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既受人们自身变化的影响,也受社会生活条件改变的影响。
(4)指向性。人类行为不是盲目的,而且具有特定的目标指向。
(5)可控性。人类行为是人发出的行为,人类能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身的行为,使其向着目标前进。
(6)发展性。人类行为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现在行为是过去行为的继续,而现在的行为又将成为未来行为的基础。
2. 简述互助性小组与成长性小组的异同。
【答案】(1)相同点
①都是通过小组成员与工作员、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来达到小组的目标。
②都是通过各种具有目的性的小组活动、小组分享方式来开展小组工作。
③小组过程中都要制订小组规范,都要按照小组工作的流程开展工作。
(2)不同点
①小组目标不同,互助性小组的目标是希望运用小组的方法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重建社会资本,达到自助互助的目的; 而成长性小组的目标则是希望组员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情绪、态度或者行为等方面获得成长。
②小组组员构成不同,互助性小组的成员是由于缺乏资源而面临共同问题或者困难的人
组成的,通常都是弱势群体; 而成长性小组则是由自身需要在行为、情绪等方面得到提高的人构成。
3. 简述家庭社会工作的任务。
【答案】家庭社会工作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提供物质性的服务,协助家庭生活有序运转
家庭社会工作将对贫困家庭予以帮助,在我国,城市救贫依照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农村则
有扶贫、救灾的专项款项。
(2)提供法律及心理援助,增强家庭的应变能力
大城市开展的法律咨询援助及婚姻家庭心理辅导是专业人员进入家庭社会工作领域的标志,家庭社会工作专业化有利于家庭增强因应变化的能力。
(3)开展教育与培训,提高家庭整体素质
知识具有时代性,针对家庭开设的婚姻、家政、家教等教育与培训,目的在于向家庭传授现代生活观念,以推进家庭的发展。各级妇女组织、教育部门以及社区都在积极致力于这些工作。
4. 怎样理解社会工作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社会工作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社会工作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性: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职业训练;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训练;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过程是对实践经验和方法总结的过程; 以实践为目标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设释; 专业教育与学生的个人成长。
(2)社会工作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制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早期,社会工作教育开始在大学里取得立足之地。这一方面标志着社会工作走向专业化发展阶段,另一方面,社会工作教育又成为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机制。社会工作专业与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3)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每一步都反映了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需求,反映了社会工作专业对专业教育的需求。
二、论述题
5. 请结合个案工作实践,谈谈任务中心模式的适用性。
【答案】(1)问题解决的过程
任务中心的问题解决过程有五个阶段:①问题探索。运用行为治疗的方法探讨案主关心的问题、确定问题、清楚地定义问题并排出问题的优先次序。②协议。确定问题属于哪一种后与案主协商出一个改变的目标。③工作者与案主共同制定出具体的目标。④迈向目标,完成任务。⑤结束。这时要回顾已取得的成就。
(2)工作阶段中的步骤与方法
①开始接触、探索和协议阶段
如果案主是被转介的,则首先要找出转介者的目标,然后与案主和转介者协商制定目标。如果案主是自己主动求助的,首先要鼓励案主表述自己的问题,鼓励案主宣泄感情。这时工作者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帮案主自己采取行动,制定一些小的可达到的目标。列出案主关心的问题,解释“任务中心”模式,如时间限制、优先要考虑的问题、需要介入的人(如家庭成员等)。要定义问题,与案主决定“目标问题”。可以选择三个优先考虑的问题,由案主排次序,共同确定问题的种类,与案主协商制定合同(口头的或书面的)。
②阐述目标及要完成的任务
如果“目标问题”是经过慎重选出的,就缩短任务选择阶段。要让案主自己思考任务及可能的效果,工作者则要提供问题解决的手段并支持案主履行任务。
③结束阶段
在工作快要结束(大约在最后两三次会谈)时,工作者应该与案主讨论结束工作接触的可能效果。这时要与案主一起回顾重要的进步并给予鼓励,并帮案主确定进一步工作的领域。如果案主觉得需要更多时间并表现出完成任务的意愿,可以延长时限。在决定终结这项工作时,要评估每个人的“投入与产出”,并小心地说“再见”。
(3)任务中心模式的优点
①在问题探索、协议和确定任务阶段,任务不仅是对案主的,也是对与案主有关的系统的。问题不仅是来自案主内部,同时也要注意外部因素对案主问题的影响。工作者的角色是一个资源顾问。
②任务中心模式的工作对象可以是个人、夫妇或家庭。
③强调案主的优点与优势及他们的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④将工作者和案主置于同等地位,而不是单向地由案主向工作者倾诉。
(4)任务中心模式要求的能力
此模式对工作者的技巧要求包括:倾听的能力、抓住案主问题核心的能力、与案主达成协议的能力、沟通与回应的能力。另外,工作者不仅要提供服务,还要作为增权的伙伴。工作者要能清楚界定时间限制,在提醒案主将要结束“合同”时不会伤害案主。
例子(略)
6. 试述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
【答案】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主要包括:
(1)生物进化理论
①生长顺序与时间理论
生长顺序与时间理论的代表人物为英国的生物学者坦纳。这一理论提出了青少年生理发展的循序渐进性,有助于青少年工作者熟悉青少年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掌握其生理发展状况,对个别早熟或晚熟的个体给予更多的关怀与辅导,协助他们克服成长上的焦虑与不安。
②复演理论
青少年研究的鼻祖霍尔认为个体发展包含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少年期四个阶段,这是人类祖先由原始社会进化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轨迹复演,个体成长的历程就是在“复演”人种进化的历程。
青少年时期具有现代社会的特征,这里充满了不安与冲突,是人生的“风暴期”和“狂飘期”,同时,也是人的“再生期”。复演论可以帮助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充分认识青少年期的过渡性,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协助。
(2)精神分析理论
①性心理发展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