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工作概论(加试)之《社会工作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目录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工作概论(加试)之《社会工作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2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工作概论(加试)之《社会工作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7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工作概论(加试)之《社会工作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13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工作概论(加试)之《社会工作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21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工作概论(加试)之《社会工作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25

一、简答题

1. 简述儿童社会工作的特征与功能。

【答案】儿童社会工作的特征与功能主要包括:

(1)儿童社会工作的特征

①福利性

a. 无论是对失依儿童的救助,还是对所有儿童的教育和服务,儿童社会工作的出发点都是儿童生存与发展基本权利的保障,目的都是儿童的幸福和发展。

b. 儿童社会工作的直接目的是改变儿童所处环境,为儿童幸福和快乐提供条件。最终结果是使儿童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受到良好教育,保证儿童在当时获得好的生存,将来获得好的发展;

c. 儿童社会工作的费用大多由政府福利经费支出,对儿童的养育和服务是无偿的、福利性的。 ②以社会性服务为主

在儿童社会工作中,直接面对儿童的个案性的、精神性的服务大量存在并日渐发展,但更多的工作是为儿童提供服务的工作。

③专业要求高做儿童社会工作要涉及的基本理论、专业技能面很广,否则就很难面对发展中的儿童。同时,工作中稍有谬误,对儿童的伤害就会很严重,甚至会影响其终生。因此,专业性是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特征。

(2)儿童社会工作的功能

①儿童社会工作具有保障的功能。

儿童社会工作以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为目标,保障了儿童的生命权、娱乐权、教育权和发展权。

②儿童社会工作具有社会安全的功能。

a. 儿童社会工作直接的结果是减少目前儿童的痛苦和问题,促进儿童的幸福与发展;

b. 儿童社会工作间接结果则是防止将来社会问题的产生,增强未来社会的安全。

因此,儿童社会工作同样是社会安全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安全的重要一环。

③儿童社会工作具有发展的功能。

儿童社会工作虽然也进行补救性的工作以减少儿童面临的问题与痛苦,但其最终日的是面向未来的,是积极的、发展性的。儿童社会工作在整个社会运行机制中具有发展性的功能。

2. 什么是医务社会工作? 其内涵外延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1)医务社会工作概念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基本领域之一。1905年医务社会工作正式诞生以来,医

务社会工作己有百年历史。一般来说,人们通常从社会工作专业和健康照顾服务体系之间关系的角度界定医务社会工作。将社会工作专业和健康照顾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实际创造了跨越和整合两个专业的新领域。在这种意义上说,医务社会工作泛指医药卫生和健康照顾服务领域中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2)医务社会工作内涵外延的变化

医务社会工作概念内涵外延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人们对疾病、健康概念理解的深化,生理疾病(身体健康)、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和社会病理学(健康社会)决定着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

①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它由最初的医院社会工作,经过医务社会工作,转变为健康社会工作; 由最初的医院环境和家庭状况,经过医疗处境转变为广泛的健康处境。

②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的系统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色彩越来越浓厚。它由单纯关注疾病治疗转变为综合关注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由单纯医务社会个案工作发展为医务社会工作、精神疾病社会工作、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和康复社会工作等。

③医务社会工作概念越来越多地反映为医院之外、非医疗性和综合性的社会工作干预措施,越来越多地说明健康与福利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内在逻辑联系,福利成为医务社会工作的灵魂。

3. 简述社会工作在贫困治理中的作用。

【答案】社会工作在贫困治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工作为反贫困提供了专业价值观

①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服务活动,这种专业化的服务活动是建立在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的;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这种助人活动是建立在利他主义等价值基础上的。

②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助人自助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助人的工作中,协助案主摆脱困境与发展自我的能力,使其在离开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后也能够解决或避免发生类似其之前遇到的问题。

③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在十帮助案主在困境和无助中了解自己的真实处境,引导他们用一种客观、正确、健康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处境。

(2)社会工作为反贫困提供了“优势视角”

社会工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受助者之所以身陷困难,是因为其潜能没有充分发挥,其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因此,帮助受助对象最重要的是赋权一发挥潜能、提升能力,最终实现助人自助,这是“优势视角”。社会工作不但致力于解决人们遇到的各种困难,而且致力于促进人的发展。

(3)社会工作为贫困治理提供了专业的方法与技术

社会工作者不仅重视助人自助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还可运用专业的技术和手段。如在方法上运用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的方法,运用个案辅导、团体技巧、社区资源调动、咨询、培训等多种介入方式和技巧,了解贫困者的困境,评估他们的需求,培育、挖掘和提升贫困者的能力,协助他们走出困境,增强他们融人社会的能力。

4. 健康概念和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主要社会影响是什么?

【答案】(1)健康概念转变的主要社会影响

①医务社会工作概念内涵外延的变化。这主要取决于人们对疾病、健康概念理解的深化,生理疾病(身体健康)、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和社会病理学(健康社会)决定着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

②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全新的健康概念,认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不受伤害,而且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这样医务社会工作的目标人群也就随之扩大到全体公民,无论他们是患病者,还是亚健康者和目前健康的人。

③医务社会工作迅猛发展的时期,即从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健康概念到70年代。这个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医务社会工作主要受社会学和社会医学学科影响,社会医学和医学社会学诞生,服务对象侧重于社会工作中观干预取向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专业组织、专业研究、专业杂志、工作场所和专业服务体系框架己经稳定确立,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福利国家”体制和社会政策框架中得到充分发展,专业地位和专业权威确立。

④健康照顾概念反映的是生理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和健康概念的转变。健康照顾将视野扩展到医护人员以外,由医院扩展到医院以外,由医疗机构临床治疗扩展到非临床治疗活动,由狭义健康扩展到广义健康,由单纯疾病诊断治疗扩大到医药疾病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由单纯医疗活动扩大到医药社会文化,由消极被动的疾病治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疾病预防、投资健康,反映了生活方式医学化的趋势。

(2)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主要社会影响

①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医学模式己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现代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其以社区为本的健康照顾系统也覆盖广阔的时空,因此,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已经变得非常广泛和深入,医务社会工作的定义也成了广义的。广义医务社会工作认为,医务社会工作指的是将社会工作的知识、技术、态度与价值应用于健康照顾工作,并侧重于疾病与人们社会功能间的关系,以及疾病对人们社会关系的影响方面。

②随着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健康不再仅被视为身体无病,而是一种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良好状态,疾病则是人与环境互动的不平衡。而医生和护士的治疗仅限于医疗的专业领域,少有顾及患者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因而这种治疗是不彻底的,而医务社会工作则是协助病人进行心理、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调适,帮助服务对象从病痛中解脱,获得真正的健康。

二、论述题

5. 试述行动研究法的内容及其理论基础。

【答案】行动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步发展起来并在教育行动研究、社会工作研究中日益得到广泛运用的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方法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