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能力和智力

【答案】能力是指顺利实现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或人格特质。其基础是知识和技能。其形成和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同时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能力的产生发展和人类的社会生活分不开。智力是心理学基本概念。韦克斯勒认为,智力是指使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中国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是个体顺利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是一种综合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象概念、应对新情境和解决问题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2. 白板说

【答案】自板说是将人初生的心灵比作一张自纸或一块自板,认为人的知识经验是由后天的感觉经验获得的理论。由英国哲学家J. 洛克在其《人类理解论》中提出。他反对人的知识来自天赋观念的观点,认为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自板,没有任何观念。人的全部知识和观念都来自感觉经验,是后天获得的; 认为知识、观念来源于感觉和反省。

3. 应激

【答案】应激是默里人格理论的基本概念,指当某些事件或者环境刺激作用于人,使人感到紧张、有压力的心理反应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身体反应的过程。应激是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综合。当环境需求超过了个人处理能力的时候,应激就会产生。

4. 注意

【答案】注意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某个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和紧张度。注意具有选择、维持、调节和监督功能。

二、简答题

5. 简述统计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定义及其关系。

【答案】(1)统计检验中两类错误即错误和错误。 ①错误是指当零假设成立时,拒绝零假设犯的“弃真”错误,也叫I 型错误; ②错误是指当零假设不成立时,未拒绝零假设所犯的“取伪”错误,也叫II 型错误。

(2)错误和错误相互之间的关系 ①+不一定等于1. 因为与是在两个前提下的概率。是拒绝H 。时犯错误的概率(这时前提是“H 。为真”); 是接受H 。时犯错误的概率(这时“H 。为假”是前提),所以+不一定等于10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不可能同时减小或增大。

③统计检验力。1-反映着正确辨认真实差异的能力。统计学中称(1-)为统计检验力。假如真实差异很小时,某个检验仍能以较大的把握接受它,就说这个检验的统计检验力比较大。

6. 简述在视知觉中图形组织的原则。

【答案】图形组织的原则包括:

(1)邻近性: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为图形。

(2)相似性: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

(3)对称性:在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4)良好连续:具有良好连续的几条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5)共同命运:当某些成分按共同方向运动或变化时,容易组成图形。

(6)封闭: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7)线条朝向:方向对图形组合也有重要意义。

(8)简单性: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7. 在一次数学期末考试中,王强得了满分,而赵明不及格。当问及原因时,王强说是自己刻苦学习的结果,赵明认为是因为自己“缺少数学细胞”。请结合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他们今后数学学习可能的行为表现及原因。

【答案】(1)将来学习的行为:

①王强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与自己的努力,这是内部一不稳定一可以控制的因素,他会继续努力学习,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②赵明将失败归因于自己没有数学细胞,这是内部一稳定一不可控制的因素,他将会自暴自弃,不会为数学努力,成绩也不会有提高。

(2)原因:维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为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能力和努力可内控,任务难度和运气属于外控,能力和任务难度具有稳定性,努力和运气具有不稳定性,每个维度对动机有重要影响。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维度,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如果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如果将失败归因内部,则产生愧疚感,归因于外部,就觉得运气不好。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制因素,则会积极地去争取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不会产生多大动力。

8. 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答案】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

(1)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2)共同特质是指在同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多数人或群体所共有的特质。

(3)个人特质是指某个体所独有的特质,分为三个部分: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①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如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狡猾奸诈是曹操的首要特质。

②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等都属于她的中心特质。

③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一些小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这些次要的特质除了亲近他的人外,其他人很少知道。如一个人在外而很粗鲁,而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很顺从,则“顺从”就是他的次要特质。

9. 性格与气质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1)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无好坏之分。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比中。性格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受个体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性格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

(2)性格与气质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二者的性质不同。性格更多地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具有社会化特性,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 气质是先天形成的,受遗传影响很大。

10.简述思维的基本过程。

【答案】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的基本过程有:

(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个体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个别属性特征。综合是个体把客观事物的若干个别属性特征综合起来形成整体。

(2)分类与比较:分类是将事物区别归类,比较是确定几种事物的异同。

(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将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区别开来,概括是把抽象出来的本质特性加以综合,使之普遍化的过程。

(4)具体化与系统化:具体化是把抽象出来的概念与一般原理应用到具体事物中去。系统化是把知识要素分门别类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

11.简述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是心理统计学中应用最广的分布。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