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江大学课程与教学论613心理学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理论中,强调对成功与失败的内外在因素进行分析的理论是( )。
A. 双因素理论
B. 激活理论
c. 归因理论
D. 认知理论
【答案】C
【解析】20世纪七十年代,维纳在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归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归因理论,它用于行动者对自己行为的成败结果的解释。
2. 伊扎德认为,个体生来就有的情绪反应是( )
A. 愉快和不愉快
B. 爱、怒和怕
C. 惊奇、苦恼、厌恶、微笑和兴趣
D. 喻快、惊奇、厌恶、痛苦、愤怒和悲伤
【答案】D
【解析】情绪专家伊扎德研究表明,婴儿在出生时就展示出5种不同的情绪:惊奇、伤心、从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
3. 以因徒困境为基础的研究发现,双方如果合作,各自的获益最大,但合作的基础是( )。
A. 熟悉
B. 理解
C. 竞争
D. 信任
【答案】D
【解析】“因徒困境”指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小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 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 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八年。由于因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在典型的因犯两难困境中,最佳选择取决于对于对方的信任。
4.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
A. “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
B. 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
C. 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
D. 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答案】D
【解析】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①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②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C2}习俗水平:①好孩子定向阶段,②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C3}后习俗水平:①社会契约定向阶段,②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5. 由海德提出,并由韦纳进行系统探讨的动机理论是( )。
A. 归因理论
B. 强化理论
C. 自我实现理论
D. 成就动机理论
【答案】A
【解析】海德指出,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韦纳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他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和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每一种原因又可从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动机的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学派(斯金纳、班杜拉等)的观点:自我实现理论是马斯洛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是麦克里兰德、阿特金森、奥苏伯尔等人的观点。
6. 一项研究调查了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对在公众场合吸烟的态度,结果如表所示。那么,性别与对待吸烟的态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是( )。
A.0.12
B.0.32
C.0.48
D.0.54
【答案】B
【解析】计算真正二分变量的四格表相关,应该使用相关。
7. 一组数据中每个数的值都是5, 那么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分别是( )
A.0, 0
B.5, 25
C.0, 5
D.0, 25
【答案】A 【解析】表明原始属于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距离,如果都相同则可知之间的差异为0,,而标准差是方差的开方,因此也为0。
8. 对于14至22个月大的儿童来说,男孩喜欢玩小汽车类的玩具,女孩喜欢玩娃娃和毛绒玩具。这种对玩具的选择体现了儿童的( )。
A. 性别认同
B. 性别角色认同
C. 性别角色标准
D. 性别偏爱
【答案】D
【解析】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性别角色标准是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或亚文化对不同性别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期望; 性别角色偏爱是指对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男孩喜欢玩小汽车类的玩具,女孩喜欢玩娃娃和毛绒玩具,这体现了儿章的性别偏爱。
9. 小明在游戏中把凳子当马骑。这种活动反映的想象功能是( )。
A. 再造
B. 补充
C. 替代
D. 预见
【答案】C
【解析】想象能预见活动的结果; 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想象还有代替作用。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得到实际的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凳子”就是“马”的替代物。
10.早晚时间若被充分利用,其学习效果要优于白天,这是因为白天受( )干扰较多。
A. 倒摄抑制
B. 单一抑制
C. 双重抑制
D. 前摄抑制
【答案】C
【解析】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再现后学习的材料发生的干扰作用。反之,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就是倒摄抑制。自天学习要受到这两种抑制的双重作用,而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