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江大学课程与教学论629心理学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神经元
【答案】神经元亦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指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细胞体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通过细胞突起,与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官相接触。神经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神经元之间通过接受和传递神经冲动来进行交往,这种传递包括电传导和化学传导。
2. 应激
【答案】应激是默里人格理论的基本概念,指当某些事件或者环境刺激作用于人,使人感到紧张、有压力的心理反应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身体反应的过程。应激是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综合。当环境需求超过了个人处理能力的时候,应激就会产生。
3. 马赫带现象及机制
【答案】马赫带现象是指在视觉效应的研究中,发现明度感觉并不完全与光强变化相符,故存在一种明度对比的视觉效应。例如,人们在明暗交界处感到明处更亮而暗处史黑的现象被称为“马赫效应”或“马赫带”。
这种现象的机制是感觉神经系统中存在的侧抑制。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对方向上行发放神经冲动的现象。因此,单一感受细胞的神经电活动会受到周围细胞活动的影响。当人同时看明暗相间的区域时,明亮区域对感受细胞的刺激比黑暗区域的刺激强得多,明亮区域的强刺激会抑制与黑暗区域相对应的感受细胞的反应,这就加强了对明暗交界处的反应差别,形成强烈的感觉对比。马赫带现象属同时对比,是由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两种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
4. 晶态智力与液态智力
【答案】晶态能力(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液态能力(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急加工和问题解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
二、简答题
5. 简述知觉的组织原则。
【答案】(1)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的过程就是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过程,所以,对象和背景的关系是知觉组织最基本的原则。对象和背景相互依赖,又可以相互转化。
(2)知觉图形组织原则还有:
①临近性:空间和时间上比较接近的事物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②相似性:相似的事物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③对称性:对称的部分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④良好连续:连续的事物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⑤共同命运:当视野中的某些成分按照共同方向运动变化时,人们容易把它们知觉为一个整体;
⑥封闭:把事物知觉成一个整体,把缺少的部分补充上来;
⑦线条朝向:视野中同朝向的线条容易组成一个整体;
⑧简单: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一个整体。
6. 简述心境、激情和应激的含义及特点。
【答案】心境、激情和应激是较为典型的情绪状态,它们是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具体含义和特点如下:
(1)心境
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心境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某一种心境的持续时间依赖于引起心境的客观刺激的性质,且人格特征也能影响心境的持续时间,同一事件对某些人的心境影响较小,而对另一些人的影响则较大。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激情状态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激情状态下人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甚至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
(3)应激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当情景对一个人提出了要求,而他意识到自己无力应付当前情境的过高要求时,就会体验到紧张而处于应激状态。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如肌肉紧张度、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腺体活动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
7. 简述时问知觉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我们知觉到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就是时间知觉。包括四种形式: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如下:
(1)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较差。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在回忆往事时,情况相反。
(3)人的兴趣和情绪: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的快,出现对时问的估计不足。相反,对厌恶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的慢,出现时间的高估。在期待某种事物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相反,对不愿出现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的快。
8. 简述心理实验过程的主要流程。
【答案】心理实验过程的流程主要有:
(1)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
(2)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
(3)实验设计与实施;
(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研究报告的撰写。
9. 简述在视知觉中图形组织的原则。
【答案】图形组织的原则包括:
(1)邻近性: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为图形。
(2)相似性: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
(3)对称性:在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4)良好连续:具有良好连续的几条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5)共同命运:当某些成分按共同方向运动或变化时,容易组成图形。
(6)封闭: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7)线条朝向:方向对图形组合也有重要意义。
(8)简单性: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10.加涅是如何对学习进行分类的?
【答案】加涅从两个角度对学习进行了分类:
(1)根据学习的简繁水平不同,加涅提出了八类学习:
①信号学习:即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对某种信号做出某种反应。其过程是:刺激一强化一反应。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