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学位]之心理测量考研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学位]之心理测量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学位]之心理测量考研题库(二) .. 12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学位]之心理测量考研题库(三) .. 22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学位]之心理测量考研题库(四) .. 34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学位]之心理测量考研题库(五) .. 45

一、简答题

1. 如何正确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

【答案】在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主试应充分了解测验的性质与功能。

测验使用者必须具备心理测验的基本知识与概念,任何一个测验都有其编制的特定目的和独特的功能,使用者在解释之前须从其编制手册中,详细了解编制过程的标准化及测验的信度、效度、常模等是否适当。更重要的,

应知道测验能测量什么,不能测量什么,分数在使用上也何限制。

(2)对导致测验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应慎重,谨防片面极端。

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测验上的分数,都是他的遗传特征、测验前的学习与经验,以及测验情境的函数,这三个方面对测验成绩都有影响。因此,应把测验分数看成对受测者目前状况的测量,至于他是如何达到这一状况的,则受许多因素影响。

(3)必须充分估计测验的常模和效度的局限性。

为了对测验分数作出确切的解释,只有常模资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效度资料。没有效度证据的资料,只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一个常模团体中的相对等级,不能做预测或更多的解释。即使有了效度资料,在对测验分数作解释时也要十分谨慎。因为测验效度的概化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的常模团体和不同的施测条件,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在解释分数时,一定要依据从最相近的团体,最相匹配的情境中获得的资料。

(4)解释分数应参考其他有关资料。

测验分数不是了解学生的唯一资料,为正确了解其心理特质还需参考其他有关资料。如教育经验、文化背景、面谈内容、习惯、态度、兴趣、动机、健康以及其他测验的资料,唯有如此,解释才能更客观且更深入。

(5)对测验分数应以“一段分数”来解释,而不应以“特定的数值”来解释。

由于每一个测验均会受到测量误差的影响,因此在解释测验分数时也应考虑到测量误差的存在。信度越高,则误差越小,但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误差,因此应把测验分数视为一个范围也不是一些确定的点。

(6)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

,建立即使两个测验名称相同,由于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不同(因而所测量的特质不完全相同)

标准化样本的组成不同,量表的单位不同,其分数也不具备可比性。为了使不同测验分数可以比较,必须将二者放在统一的量表上进行比较。

2. 常用的智力测验

【答案】常用的智力测验主要有:

(1)比内一西蒙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由比内和西蒙在1905年编制,包括30道测试题,可测量智力的多方面表现,如记忆、言语、理解、手工操作等。经过多次修订后,适用对象为3〜13岁儿童。

(2)斯坦福一比内量表,由推孟在比内一西蒙量表基础上进行修订,适用于2岁到成人,量表的最大改变在于舍弃了比率智商,引入了以平均数为100, 标准差为16的离差智商作为智力的评估。

(3)韦克斯勒量表,有韦克斯勒编制,包括;

①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适用于10〜60岁被试,又是一个分测验组成,其中常识、背数、词汇、算术、理解、类同构成言语测验分量表;填图、图画排列、积木图案、拼图、数字符号构成操作测验分量表。

②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6〜16岁儿童,其测验形式基本保持韦氏成人量表的形式,只是降低了难度,增添了一个迷津分测验,用于测量知觉的速度和准确性,其主要特色是放弃智龄,采用离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

③韦氏幼儿智力量表,适用于4〜6岁儿童,包括11个分测验,其中三个分测验(句子复述、动物房、几何图案)是为了适应幼儿特点而新编;另外8个(常识、理解、词汇、算术、类同、填图、迷津、积木图案)与原来相同。

(4)瑞文推理智力测验,适用于团体测验,由瑞文编制,是非文字型的图形测验,结果以百分等级常模进行解释,分为三个水平:

①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适用于5.5岁以上智力发展正常的人,属于中等水平测验;

②瑞文彩图推理测验,适用于幼儿与智力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属于最低水平的测验;

③瑞文高级推理测验,适用于智力高于平均水平的人,是最高水平的测验。

以上三种水平的瑞文推理测验均由两种题目形式组成,一种是从完整的图形中挖掉一块,另一种是在一个图形矩阵中缺少一个图形,要求被试从几个备选图形的答案中,选择一个能与图形或符合一定结构排列规律的图案。

3. 请简述效度的种类。

【答案】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测出其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它主要有三种类型,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

(1)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又称表面效度或逻辑效度,它是指所设计的题项能否代表所要测量的内容或主题。内容效度的评估方法主要应用于对学绩测验的评估。一个测验要有内容效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要有定义得完好的内容范围;测验题目应是所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取样。确定内容效度的方法主要有专家判断、统计分析、经验法等。

(2)结构效度

结构效度也称构想效度,是指测验能说明心理学上的理论结构或特质的程度,或是用心理学上的某种结构或特质来解释测验分数的恰当程度。结构效度的特点包括:其大小首先取决于抽象的心理理论;当观察分数无法证实理论假设时,不一定说明该测验的结构效度不高;结构效度不是靠单一数量指标描述的,而是通过对测量内容选择的证据累计起来确定的。

(3)效标效度

效标效度又称准则效度、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即对于研究者所感兴趣的行为能够预测得怎么样。根据效标资料搜集的时间不同,又可分为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种。效标是衡量测验是否有效且独立于测验的外在指标。效标效度一般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得到一个数量指标,因而又可以称为统计效度。

4. 测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测验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测试顺利进行和测验实施标准化的必要环节。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预告测验

事先应当通知被试,保证被试确切知道测验的时间、地点、内容范围、试题的类型等,使被试对测验有所准备,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生理状态。心理测验一般不搞突然袭击。当然,根据需要有时可以不告知真实目的。

(2)主试自身的准备

①主试首先要熟悉测验指导语并能流利地用口语说出来,这是对心理测验实施的最基本的要求。

②其次,主试还必须熟悉测试的具体程序。测验的实施并不仅仅是分发、收集试卷,对于某些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来说,测验的实施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来完成。主试的训练,通常包括讲解或阅读测验手册、观察演示和操作练习等。这种训练根据测验的种类及主试的条件,时间长短可以不同。

③最后,主试必须做好应付突发事件及被试提问的心理准备。

(3)测验材料的准备

测验材料包括测验题目、答卷纸、记分键、指导书、纸、笔及计时表等必需材料、工具。同时,主试还应当详细地模拟一遍测验,以观察材料是否准备齐全。

(4)测验环境的准备

心理测验对环境的要求很高,许多研究表明,测验环境会对测验的结果造成影响,因此,主试必须对测验时的光线、通风、温度及噪音水平等物理条件做好安排,统一布置。测验房门上最好有牌子,示意测验正在进行,不许随便进入。

5. 常模的含义

【答案】常模是指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组在某种测验上的表现情况,或是一个与被试同类的群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与结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