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汉语(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辅音

【答案】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也称子音。

2. 仿词

【答案】仿词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它是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

,还包括仿句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称为仿词。仿词是仿拟形式之一,仿拟也称“仿化”

和仿调。它是在现有词语基础上进行仿造,要通过更换现成词语的部分语素来完成仿拟,因此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形式上既保持着与原有词语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获得新意。这种辞格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仿词可分为音仿和义仿两类。

3. 同音字

【答案】(1)同音字是指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汉字中同音字很多。

(2)同音字的类型:

①同音同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相同。

②同音异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不同。

4. 声母

【答案】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称作“零声母”。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

声母,只作韵尾,如“gudng" (光)中的ngo 车甫音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5. 调类

【答案】调类是声调的类别,即把调值相同的音节归在一起所建立起来的类别。也就是说,调类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根据能够区别意义的不同声调调值建立起来的声调类别。可见,调类是由调值决定的。一种语言或方言里有多少种声调调值,就有多少个调类。汉语方言的调类最少的是三个(河北滦县),最多的是十个(广西玉林); 一般的是四至六个。

声调的类别由调值决定,但是声调的名称并不是由调值决定的。第一、二、三、四声只是个顺序,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而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些名称则是根据中古时期“平、上、去、人”四声的名称沿用下来的。我们现在仍然使用这些名称,目的就是便于了解古今声调的演变规律及其在汉语方言中的分合情况。

6. 平分阴阳

【答案】平分阴阳是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中的一个术语。指中古的平声调类字,根据声母的清浊分派入阴平、阳平两个调类。平分阴阳是中古汉语发展到近代汉语的过程中,在声调方面的三个主要变化之一。比如说现代汉语中的阴平“诗、超”和阳平“时、人”在古代都属于平声。

7.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 o , e , i ,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8. 直接成分分析法

【答案】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是分析短语和句子的方法,它来源于国外结构主义语法学派。分析时尽量切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即一分为二,所以又称“二分法”。遇到不能二分的兼语短语、连谓短语和多项的联合短语,就只能多分。这种分析法最能反映出短语和句子内部的组合层次,因而又把这种析句法称为“层次分析法”。析句法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切分,二是定性。切出的成分必须是有语法关系而又合原意的语法单位。

二、简答题

9. 试给下面的①②③出句(上联)按正对、反对、串对分别填出相应的对句(下联)。

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②乐观者从灾难中看到希望

③江山添秀色

【答案】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正对)

无粮要粮无钱要钱(反对)

捕鸟得鸟捕鱼得鱼(串对)

②乐观者从灾难中看到希望

开拓者从挫折中看到光明(正对)

悲观者从幸运中看到失望(反对)

革命者从失败中看到成功(串对)

③江山添秀色天地沐春晖(正对)

风雨送阳春(反对)

人民庆长春(串对)

10.分析下面各句并指出其句型(附加成分内部可以不分析):

①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②风景美丽的西双版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有志气有抱负的知识青年进入橡胶园。

③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来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的成长、演变和发展。

④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给了住在青藏高原的人们。

⑤生长在江南的同志们看到这些水果画高兴得直鼓掌。

⑥凡是于小事忠实的于大事也忠实。

⑦我所遇到的毕竟还是好人多于坏人。

⑧篇章指的是由句子连接成篇的语言体。

⑨银行法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⑩旧社会逼得他没路可走。

11○多威风啊,仪仗队!

12○在战争年代,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副手套、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

13○为了保护羊群,英雄的小姐妹——玉荣和龙梅同暴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

14○他被亲人送到医院把伤治好了。

【答案】(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

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主谓句,动词谓语句)

橡胶园。....

(主谓句,

兼语句) (主谓句,兼语连谓连用句)

[把幸福和繁荣]带给了(住在青藏高原)的人们。(主谓..

句,动词谓语句,把字句) <到>(这些)水墨画高兴看得<直鼓掌>。(主谓句,动词性谓...

语句,连谓句)

⑥(凡是)于小事忠实的[。(主谓句,形容词谓语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