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文学院语言基础之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义项
【答案】义项是指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它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应的语义单位。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一个词几个义项,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用,别的义项不适用,因此它们存在一种互补关系。义项可以分为基本义和转义,前者是基本的、常用的义项; 后者是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2. 层递
【答案】层递是修辞格的一种,是指用结构相似的平行语句表达层层递进或依次递降的事理。它主要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无论是递升或递降,都是层层深入的。它借步步推进,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化,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比如“一根火柴,它自己熄灭了,却把别人点燃起来,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以致数万万倍的熊熊大火。”
3. 半自由语素
【答案】半自由语素是不能独立成词、只能跟其它语素组合成词、在组合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这种语素意义实在,但不能够独立运用,要跟其他语素组合才能构词。比如“民”有实在的语素意义,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单说,只能用在其他语素前面或后面,变成“民主”、“人民”。
4. 非主谓句
【答案】非主谓句是指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句调形成。可以分为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叹词句、拟声词句几类。
,例如“有情况! ”“要下雨了”等句子都是非主谓句的典型。
5. 字音
【答案】字音是把一个字的音(音节)分成前后两段,即分析成声和韵两段,前段为声母,后段为韵母。贯通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称作声调。
6. 惯用语
【答案】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含义简明生动形象,通俗有趣,是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比如“走过场”“敲边鼓”“放空炮”
等。
7. 词缀
【答案】词缀是指不自由的定位语素。即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并且在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有一定的位置(或前或中或后)的语素。
词缀根据位置可以分为三类,在词根前称为前缀,在词根后称为后缀。例如汉语“第一”“第
,二”中的“第”“老张”“老三”中的“老”就是前缀,英语的“read-er ”(读者)、“voice-less ”(无
声的)、works (工作,单数第三人称)中的“一er ”“一less ”“一s ”等都是后缀; 还有茹着在词根中间的词缀叫做中缀,如汉语中的“糊里糊涂”的“里”。
8. 调类
【答案】调类是声调的类别,即把调值相同的音节归在一起所建立起来的类别。也就是说,调类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根据能够区别意义的不同声调调值建立起来的声调类别。可见,调类是由调值决定的。一种语言或方言里有多少种声调调值,就有多少个调类。汉语方言的调类最少的是三个(河北滦县),最多的是十个(广西玉林); 一般的是四至六个。
声调的类别由调值决定,但是声调的名称并不是由调值决定的。第一、二、三、四声只是个顺序,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而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些名称则是根据中古时期“平、上、去、人”四声的名称沿用下来的。我们现在仍然使用这些名称,目的就是便于了解古今声调的演变规律及其在汉语方言中的分合情况。
二、简答题
9. 请结合个人理解,谈谈语用意义的类别及其推求方法。
【答案】语用意义是指话语在语言意义的基础上由于语言使用者及语境的作用而产生的意义。它有两种基本的存在方式,即语面意义和语用含义。语用意义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着相关的推求方法,具体分类及推求方法是:
(1)语用意义的类别
①语面意义
语面意义指语境意义和意图意义。语境意义是跟具体的交际环境发生联系才形成的语用意义。意图意义反映发话者交际意图。
②语用含义
语用含义间接反映发话者意图的语用意义。包括言外之意和预设。
(2)语用意义的相关推求方法
语用意义,即言外之意的推求方法:
①确定推理的起点,激活受话者储存的语境知识。
②按照关联原则选定与推理有关的语境因素。
③把语面意义与语境意义结合起来进行语用推理。
④得出语用推理的结果一一言外之意(会话含义)。
10.用汉语拼音字母默写下表中韵母,加注国际音标。
【答案】(1)单元音:舌面元音。
尖元音,卷舌元音。
(2)复元音:前响复元
音
(3)元音加鼻音:
①元音加
②元音加
,舌,后响复元音
中响复元音iao[iau], iou[iou], uai[uai], uei[uei]。
。
11.下列短语哪些词与词搭配是对的? 哪些是错的? 哪些是模棱两可的? 你能不能归纳出“猛烈、激烈、剧烈”在词义方面的异同?
轰击猛烈 轰击激烈 轰击剧烈
抨击猛烈 抨击激烈 抨击剧烈
风势猛烈 风势激烈 风势剧烈
运动猛烈 运动激烈 运动剧烈
反应猛烈 反应激烈 反应剧烈
壮怀猛烈 壮怀激烈 壮怀剧烈
疼痛猛烈 疼痛激烈 疼痛剧烈
言词猛烈 言词激烈 言词剧烈
争论猛烈 争论激烈 争论剧烈
【答案】(1)判断正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