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938传播学概论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威尔伯·施拉姆

【答案】威尔伯·施拉姆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施拉姆在传播学史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他就是这个领域的奠基人,是第一个将自己认作是一个传播学学者的人; 他最早在大学中创办以“传播”命名的博十课程; 他培养了第一代传播学学者。施拉姆在衣阿华认可了那些有助于建立这个新领域的教科书。就传播学的博士课程来说,就他于1947年在厄巴纳所创建的传播研究所来说,施拉姆在衣阿华新闻学院的大众传播课程是一个导航性的计划。在伊利诺伊,施拉姆使传播学的学术工作范式启动起来,这些范式一直持续存在到今天。

2. 技术决定论

【答案】技术决定论是指技术变化导致社会中社会变化的一种信念。技术决定论的批评者们论证说,一种技术通常被嵌入到一个社会结构之中,这一社会结构影响技术的发明、发展、扩散,影响技术对于社会的作用。技术的这种社会结构也许经常会出现。但是,技术的这一社会嵌入并不低毁以下事实,即技术可能成为社会变化的一种动力,只是它并非成为惟一的动力。

3. 《释梦》

【答案】《释梦》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标志性著作,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代表作,他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病人梦的分析体系和研究,深入探讨了梦的实质、释梦的方法、梦的伪装、梦的材料和来源、梦的工作以及梦的过程等理论问题,提出了象征论为理论基础,建构“梦是愿望的满足”的理论,梦论成为精神分析学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释梦》被誉为“揭开人类心灵的奥秘”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16本书之一。

4. 平民法

【答案】平民法是指某讲话者以他和他的观点来自“人民”(“平民”)为由,试图让受众相信他们。过去,“平民法”多用于政治宣传,在广告中比较少用。但最近几年来,宣传商业产品的此类广告己逐渐增加。

5. 叙事分析

【答案】叙事分析是一种社会研究方法,源自叙事学,叙事学则源自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叙事学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会有背后的讲述人进行叙事,一切大众媒介的内容都是叙事,通过分析这些文化实践和媒介内容等,可以得出研究结论。一个文本是有自身的一定结构的,媒介内容

就是通过这些二元对立冲突及发展来讲述的。这种结构可以说存在于任何一个叙事文本中。叙事分析就通过寻找并分析这些二元对立,继而挖掘出意识形态是如何讲述一元对立的。在叙事分析中不仅仅关注叙事的内容,而把注意力放在叙事方一式上,所有的这些方一面,构成了叙事分析中重要的方面。

6. 李普曼

【答案】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李普曼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该!5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第一次全面梳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基础。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两个重要的概念,即“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

二、简答题

7. 经验学派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如何正确认识其研究方法?

【答案】在传播学中,经验学派尤其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它既是一个方法论的概念,又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经验学派的研究方法即经验性方法。(1)经验学派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经验性方法论有以下三个基本前提:

①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自身的客观性,这些客观性可以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揭示。

②人类有能力开发或设亡! 一出揭示社会现象之客观性的科学方法。

③任何关于社会现象的理论和假设,都能够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得到证明或否定。因此,经验性方法论与社会科学中的实证立场是联系在一起的。

(2)经验性研究方法的主要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用于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为其他学者提供验证的手段。

②社会科学家的首要目标,是收集和提供关于理论假设的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材料。

③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建构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定理”。

(3)经验性方法并不是研究社会现象的惟一方法,它本身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①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无限复杂,而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是有限的,尤其是人的理性和精神活动,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单纯地用经验材料就能够加以说明。

②在目前的情况下,经验性研究所依赖的程序或技术主要是问卷调查或控制实验。

③经验性研究所依赖的主要是个人或小群体层面上的经验材料,在研究现实的社会微观现象方面具有一定的效用,但在考察社会的历史过程及宏观社会结构方面缺乏有效性。

④尽管经验性方法论者主张用“纯客观”的态度来研究社会现象,但这一点在现实当中很难做到。

8. 简述受众的选择性过程。

【答案】人不可能全部接受所有作用于其自身的信息,只能是一种对象性的输入和能动性的选择相结合。在反映和接受过程中,受众对一切信息都需要进行自身过滤和筛选,也就是要进行选择。受众对信息的选择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1)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是指认识结构、社会类型和有意义的社会联系所产生的,与这些因素有关的媒介内容注意力的方式。从媒介选择上来讲,受众一般选择自己习以为常和喜爱的媒介,如知识分子一般选择印刷媒介,教育程度偏低者多选择电子媒介; 从传播内容上来讲,受众一般选择能够支持其信念和价值观的信息,以减轻认知上的不和谐; 从传播形式上来看,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选择取向。

(2)选择性理解

选择性理解是指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成员关系的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媒介内容。一方面,由于受众个人生活环境、经历等的不同,使得信息的外在刺激在人的头脑中产生的反应不同; 另一方面,当所传播信息与人们的需要、经验和倾诉等结合时,受众就对信息产生了较深层次的理解。受众对信息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受众对信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受众往往会加入主观因素而造成理解的差异。

(3)选择性记忆

选择性记忆是指受众往往只记忆对自己有利、符合自己兴趣或与自己意见一致的传播内容。受众在选择性的接收和理解信息之后,能够保证在记忆中的信息量大大小于前者。大多数信息对受众来说,都成为了过眼烟云。选择性记忆是在受众心理需要、态度、情绪、信息传播环境、传播形式和刺激强度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9. 简述拉斯韦尔作为传播学研究先驱的意义。

【答案】拉斯韦尔作为传播学研究先驱的意义在于他提出了著名的拉斯韦尔模式。

(1)拉斯韦尔模式的提出

拉斯韦尔是传播学史卜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1948年,他在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犷后来人们称之为“5W 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这五个W 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 (谁)、Sayswhat (说了什么)、Inwhich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Towhom (向谁说)、Withwhateffect (有什么效果)。

(2)拉斯韦尔模式的提出的意义

拉斯韦尔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个模式第‘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ICJ 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实际上,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这条思路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