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财经大学艺术理论与实践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对“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认识。
【答案】“昔家富贵,徐熙野逸”是五代时期西蜀画家黄荃和南唐画家徐熙花鸟画风格的总称。
(1)黄筌,西蜀宫廷画家。他继承唐代传统,所画题材多表现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以及其用于装饰宫廷的特点,被称为“黄家富贵”。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融,几不见勾勒痕迹,情态生动逼真。代表作有《写生珍禽图》。
(2)徐熙,南唐画家。终身不仕,自命高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草的格式而有所创造,被称为“徐熙野逸”。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他的画注重落墨,有“落墨花”之称。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信笔书写,设色不以晕淡为工,只是略加色彩。代表作有《王堂富贵图》《石榴图》。
(3)黄筌、徐熙一在宫廷,一为处士,不同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怀及不同的笔墨技巧,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从而出现了中国美术史上第一次以画家风格为分野的花鸟画派,被称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对后世花鸟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 简述艺术情感的根本性质。
【答案】艺术情感是艺术家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艺术情感的根本性质为:
(1)艺术情感是追求自由的感情。人类的情感从社会性上分为追求自由的情感和扼杀自由的情感两类。追求自由是艺术情感的根本性质。
(2)艺术情感是包含社会历史内容的个人情感。艺术情感既包含深刻社会历史内容的情感,又包含个人的独特的情感。
(3)艺术情感是人们再度体验到的情感。理解情感是一个过程,人们要用冷静的理智去理解情感。
(4)艺术情感是与思想融合而为一的情感。认识与隋感不可分割,思想支配和制约情感。艺术中情感与思想总是融合为一,不可分离。
(5)艺术情感是超功利的审美情感。超功利的审美情感是不满足实际需要的情感,它是艺术表现的情感。
(6)艺术情感是不可言传的情感。
3. 如何看待美术创作中的技巧?
【答案】(1)美术创作必须依靠技巧。美术家要取得创作的成功,不仅要有对生活独特的审
美认识,还要有充分表现这审美认识的制作能力和高超技巧。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物质媒介材料的性能,不能熟练自如地运用技巧,就不可能顺利地传达出美术家的审美认识和审美情感,使其转化为物化的视觉形式,完成创作。
(2)美术创作不能过于倚重技巧。技巧不能脱离审美认识的内容而独立存在,美术家所掌握的技巧都是为了更好的表现独特的审美认识。如果为技巧而技巧,甚至玩弄技巧,或陷入唯技巧论,创作就会走入死胡同。
4. 简述美术与其他种类艺术的关系。
【答案】(1)美术与文学的联系。文学是语言艺术,可以直接表述任何生活现象,具有广泛地表现生活的可能性。文学能够最广泛地反映现实发展的根本现象和过程,生动而直接地对时代潮流作出反响,从而对美术等其他艺术产生巨大影响。绘画和雕塑等在创作题材上常常对文学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依赖性,具体表现在许多美术作品往往是根据文学原著所提供的题材和情节创作出来的,是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复述”。在艺术发展的漫长历史中,美术(主要是绘画)总是与文学有着不解的缘分。
(2)美术与音乐之间的联系。音乐是以声音作为其表现手段的艺术,美术与音乐在节奏韵律、意境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所以美术家往往可以从音乐中得到启发,音乐也可以以美术作品为题材。
(3)美术与舞蹈之间的联系。舞蹈是以人的形体姿态、表情、造型特别是动作过程为手段,表现人门主观情感的艺术。舞蹈与雕塑在人物造型上得以相互参照,人们常称雕塑是静止的舞蹈,舞蹈是活动的雕塑。舞蹈动作的雕塑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舞蹈动作转眼即逝的缺限。舞蹈演出时服饰、道具的设计,舞台美术的配合都离不开美术的帮助。
(4)摄影艺术与美术之间的联系。摄影是近代科学的产物,它是采用现代精密科学技术创造静态视觉形象的一门独特的艺术,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的根本特征。越来越多的人已把摄影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成员来看待,这是因为它在艺术形象上与绘画有许多相似性。此外,摄影与绘画在透视、色彩、线条、形体和构图上,都存在着类似的规律。
(5)美术与作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和电影的联系。一方面作为它们综合成分之一的美术,在各种艺术成分的有机联系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另一方面美术与戏剧的结合产生了木偶、皮影等新的艺术品种,美术与电影的结合产生了美术片这一样式。
总之,美术与其他种类艺术的关系是既相互区别、独立存在,又在不失去自身独特的质的规定性的条件下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二、论述题
5. 结合20世纪中国美术家(或设计家)及其作品,论述文化艺术的全球化与地域性的关系。
【答案】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全球化日益凸显,地域性民族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化艺术的全球化与地域性形成辩证的动态关系。
(1)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文化和艺术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形成西方文化艺术处于领
导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潮流的错觉,而亚非拉等地则尾随其后,亦步亦趋模仿照搬。以我国的绘画艺术为例,我国的画家、艺术家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侵染和影响,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特色,同时又处于国际文化的当代性交互大背景下,在一背景下,出现当代艺术不为世界范围内艺术收藏人士钟爱的局面。
(2)考虑文化艺术的全球性的同时,也要考虑文化艺术的地域性。在全球化发展越来越深入的今天,极具地域性的特色文化艺术正受到人们的青睐,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独特艺术体验和感受的表达。以当代绘画艺术为例,同样需要建立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基础上,如果没有文化基础,那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齐白石视笔墨为一切,吴冠中饱含真情的吴氏笔墨,天津谢玉玺七十载扎根笔墨。
(3)18世纪一20世纪30年代,西方文化艺术中心在法国,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美国纽约取代欧洲,成为全世界的艺术中心。而在全球化的时代,文化艺术已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和空前昌盛的艺术前景。艺术家突破地域的限制,在全世界各地流动、创作、展览,从而走向国际化。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亦是如此,大批的艺术家走出国门,甚至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例如,近现代的画家徐悲鸿、吴冠中,当代的画家刘大为、谢玉玺等。
综上所著,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传统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全球共同的标准之上的。在当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艺术的形式与功能不尽相同,有自己的特性和意义,正是文化的多元性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艺术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