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系883人口学(含人口统计学)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潜在利益

【答案】如果社会地位所具有的期待形式并没有被地位占有者所意识到,这种被期待的行为取向就是潜在利益;

2. 单维参数

【答案】异质性、不平等性参数是单维参数,它们描述一个社会的人口在某一方面的分布状况。

3. 实证主义

【答案】孔德强调实证主义五个方面的含义:①实证意味着真实的; ②实证意味着有用的; ③实证意味着肯定的; ④实证意味着精确的; ⑤实证意味着相对的。实证主义,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

4. “现代化”

【答案】“现代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现代化,是指一个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以及社会政治体系、政治结构的功能分离或分化,即人们常讲的工业化和民主化。广义的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全面的社会变革过程。这种社会变革过程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有这些变革都是互为条件,互相联系在一起的。

5. 反常分工

【答案】反常分工,是指并非仟何形式的社会分工都具有加强或更新社会团结的功能。如果社会分工在破坏传统的机械团结的同时,没能创造出新的社会联结形式,就会引起社会动荡,那么,这种分工就是反常分工。

6. 社会系统

【答案】社会系统是整个行动系统中的一个附属系统,它受到文化系统(价值取向和规范模式)的控制和人格系统(角色)的制约,因此,它的核心是制度化的角色关系。社会系统是由行动者同其状态中的其他行动者之间稳定的制度化的角色关系构成的。通常所说的“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一种特定类型,是指对环境具有较高程度的自给自足性的社会系统。除了社会之外,社会系统还包括那些在其环境中自给自足程度不那么高的二人组合关系、小群体、家庭及各类组织等。社会系统是整个行动系统中的一个附属系统,它受到文化系统(价值取向和规范模式)的控制和人格系统(角色)的制约,因此,它的核心是制度化的角色关系。

7. 小城镇研究

【答案】小城镇研究,是林德夫妇的主要成就之一,林德夫妇选择了一个普通的美国城镇用作实验基地,阐释其普遍意义。他们关于“中镇”的研究开创了“当代生活的社会人类学”。现在,林德的中小城镇的研究已普遍地被认为是美国社会学的经典作品,其中所使用的方法也在欧洲被多次仿效,它对社会学研究的影响还在继续。

8. 军事社会

【答案】军事社会,是指以保卫和扩张而进行的共同防御和进攻活动为主要功能或活动的中央集权的社会类型,最突出的特点是强制。军事结构的典型特征始终是强迫它的各个单位进行各种联合行动。公民的意志无论是在私人的还是公共的所有事务中,同样要由政府的意志作裁诀。军事社会生活所维持的合作,是一种强制性的合作,靠命令形成的严密组织,对社会活动进行正面和反面的两种管理。

9. 现代理论

【答案】现代理论是对现代性的探讨和总结。例如,互动论、冲突论、交换论、常人方法学等等理论,以及各个社会学家对于现代性的本质的探讨和发展。如,吉登斯、鲍曼等。

10.互助

【答案】互动,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和影响,通过它人们可以把自己的活动变成以追求报酬或逃避惩罚为目的的行动。

二、简答题

11.通过考察话语方式研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方法论意义如何?

【答案】(1)福柯建立了丰富的语言学理论,但不是一般的语言学理论,而是以语言为对象展开的社会学理论。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揭示语言所指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被语言建构起来的,又是怎样在语言的控制下存在、断裂和异变的,福柯称之为“话语实践”。福柯指出话语研究揭示了另外一项任务,就是把话语作为系统地形成这些话语所言及的对象的实践来研究。

(2)福柯的语言学研究是由语言触及人的社会行动或社会实践的社会学研究,是在社会学视

野里展开的语言学研究。

(3)福柯通过考察话语方式研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们面向实际的经验过程,虽然话语实践没有形成科学知识,但是这种处于实证性或经验性层面上的陈述,却是科学知识或思想体系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

(4)给人们新的启示,让人们更加关注面向实际经验过程的话语实践。

12.怎样理解斯宾塞关于社会分化的理论?

【答案】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有机体一样,其成长与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过程来完成的。社会有机体增长的基本形式是机体增大和功能增强。斯宾塞更注意的是后者,他首先从社会功能的增强与分化入手讨论社会有机体增长。他认为,引起增长的原因是物竞天择。

(1)社会成员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有效方式是其职能的专门化。只有强化某一方面的能力,社会成员才能在社会竞争中保持其他成员难以取代的优势。斯宾塞所说的社会有机体的增长,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和机能膨胀,而是因竞争推动的社会成员专业分化和社会结构异质多样化过程。

(2)斯宾塞认为社会分化还促进了社会整合不断加强。在有了比较充分分化的社会中,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因其职能的专门化而丧失了一部分功能,他们必须借助其他社会成员与组织的专业职能,弥补自己弱化或失掉的功能,才能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维持自己生命的存在。

①斯宾塞在讨论社会整合时,实质上论证了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这同他的自然主义和不干涉主义原则是违背的,但斯宾塞还力图从自然过程论证社会控制。在他看来,社会有机体因分化而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由此而产生的社会脆弱性也不断增大,为了保持自身的协调运行,社会需要一个能够协调控制各部分的“管理系统”。

②斯宾塞还从社会结构的等级性分工来谈论社会整合问题。他认为,生物有机体之所以能够协调有序地发挥自己功能,基本原因在于机体不同器官各种功能的分工有序。社会有机体分为劳动阶级、商人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三个系统。斯宾塞认为这种等级性分工如果不被干扰,那么社会各组成部分就会各安其分地整合起来,在良好的秩序中展开进化。

13.简析符号互动论早期代表人物的思想。

【答案】(1)库利的“镜中我“思想

①“镜中我”概念

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一一即他有了某种想法一一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日‘镜中我’。

②库利的“镜中我”概念是由三重含义或三个阶段构成的。

a. 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就是感觉阶段,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

b. 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这是解释或定义的阶段,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

c. 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如自豪、屈辱等,这是自我反应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