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钱谦益棋局诗研究

关键词:钱谦益 棋局诗 心态

  摘要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江苏常熟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
在明末,钱谦益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甲申之变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了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其成为礼部尚书。约一年后,清军兵临南京,钱谦益主动迎降,后被封为礼部侍郎,兼明史修纂副总裁。但很快他就告病请归,与反清势力保持联系,从事反清复明的救赎活动。
钱谦益复杂的人生引起了众多人的研究兴趣,生前死后,风云变幻,时而宗盟,时而“贰臣”。沧海陆沉,辱身仕敌,难言之痛,何以言说,以德判人,早已把他牢牢地定格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然也不能因人废言,他在明清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自无可否认。钱谦益的宦海浮沉正如一盘盘棋,而其人生荣辱也正如一盘棋,以棋喻时事,能隐晦曲折的表达他的难言隐衷;而以棋为诗,又能展示其高超诗艺和过人才华,自然成为较好的媒介,因而他写下了极为可观的近百首棋局诗。这恰好为我们研究钱谦益提供了一座桥梁,而且他的棋局诗在《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都有且分布较为均匀。他的诗歌以七律七绝见长,而他的棋局诗大部分为七律七绝,因此,我们通过对其棋局诗的研究,可以作为一个解剖面,有助于准确的把握钱谦益,认识一个真实的钱谦益,不颂不抑,客观评价,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透过棋局诗,我们能够看到早年钱谦益的身世浮沉和忧国之心;能够看到晚年钱谦益的抗清复明之志和悔愧之态;能够领略钱谦益学问的博大、诗歌的精整瑰丽,诗艺的高超,能够看见钱谦益前后期诗歌风格和心态的变化等。
钱谦益的棋局诗就是一面凸透镜,透过它,我们就能聚焦到钱谦益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心态。当然,这只是我们探究完整钱谦益的一个切入点,自然研究钱谦益的切入点是非常多的。这里不可能方方面面都照探,这可能是惊鸿一瞥,也可能是九牛一毛,但不管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我想这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