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济南大学管理学院组织行为学 (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什么是冲突? 冲突与竟争有什么不同?

【答案】(1)冲突的定义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后。冲突的产生不仅会使个体体验到一种过分紧张的情绪,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群体内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也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2)冲突和竟争不同

①冲突的对象是目标不同的另一方。

②竞争的双方则具有同一个目标,不需要发生势不两立的争夺。

如果双方都能从他们的竞争结果中获益,那么竞争就不大可能变为冲突。实质上,竞争和冲突的区别在于一方所采取的行动是否会影另一方目标的实现。这种区别表明,要想防止竞争演化为冲突,有效的管理策略是消除共同介入的机会。

2. 社会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社会心理学中把这种行为叫做“顺从”或“从众”。这哪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

(1)从环境因素来看,如果某群体的意见一贯比较一致,群体比较团结,或者群体气氛比较专制,那么,该群体的成员就容易在群体压力之下产生顺从行为。

(2)从个性因素来看,如果一个人的地位较低,智力较差,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心,则在群体中经常要依赖别人,也较容易产生顺从现象。

二、简答题

3. 若要推动优秀组织文化的形成,领导者应具备哪些素质,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念?

【答案】要推动优秀组织文化的形成,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树立的价值观念具体如下:

(1)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在组织文化建设中,领导者要缔造出优秀的、高品味的文化,要发挥好不范、表率作用,就需要具备领导者的优秀素质,包括完善而先进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还包括创新精神、管理才能、决策水平、技术业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尤其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可以借鉴《孙子兵法》的“军人五德”包括:

①智,指大智慧,高瞻远瞩,运筹帷握,善于做出正确的决策;

②信,指大信用,诚实守信,正直可信,善于建立公共关系;

③仁,指大胸怀,海纳百川,仁者爱人,善于团结队伍、凝聚人心;

④勇,指大勇敢,调整风险,当机立断,善于驾驭风浪、渡过难关;

⑤严,指大魄力,严谨务实,严格管理,善于统帅指挥、夺取胜利。

中国的领导者和各类领导者,都可以把“五德”当做一面镜子,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领导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念,才能创造出适合组织发展的文化。

(2)领导者应树立的价值观念

领导者的个人价值观对组织文化的影响是举足轻重和带有全局性的。因此,组织领导者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显得格外重要。领导者的价值观应该符合客观规律,是科学的; 同时又应走在时代的前列,具有高格调、高境界。

①事业至上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毫小犹豫地选择事业。只有执著地追求事业的人,才能最终成就事业; 那此在金钱、地位的诱惑下心猿意马的人,最终将葬送事业。

②国家至上

国家和民族意识,赋予组织和组织领导者的存在与发展以更高的价值。这种崇高的信念会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培养出战无不胜的团队。

③信誉至上

在处理组织同社会的关系时,组织的形象靠信誉。因此,所有组织领导者都应牢固地确立“信誉至上”的价值观,相应地必须严格地遵循一个道德信条,即诚实。

④奉献为荣

领导者应该力戒奢靡,而以奉献为荣。

⑤群体为高

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清醒地看到个人的局限性,看到群体的诀定作用。从而在决策时主动“集思广益”,在行动时发动和依靠全体成员,不轻视任何一个人。

⑥以人为本

从事任何事业,都离不开资源,这些资源有人、财、物、时间、知识等。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清楚地认识这些因素的重要性次序。这是价值观的另一个领域。那些真正优秀的领导者把人看做是决定一切的因素,这是使组织兴旺发达的根本。

⑦服务制胜

服务制胜即千方百计地满足客户需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的质量,千方百计地为客户创造价值,成为组织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思想和信念。组织领导者具备了服务理念还不够,还应大力倡导,并千方百计地将这些理念变成员工“优质服务”和“超值服务”的行动。到那时,组织的竞争力将显著增强。

⑧创新是命

创新是组织的生命。管理创新可以造就出一大群创新的人才,最终都可以为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财富和新的文明。领导者应该树立牢固的创新观念、开拓观念,不断进取、超

越自我的观念。相应的,必须不墨守成规,必须自觉学习,并善于组织团队学习,用学习带动创新。学习型组织是创造性最强的组织。

4. 如何实现人格与工作匹配?

【答案】霍兰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人格一工作匹配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霍兰德认为大多数人都可以划分为以下六种基本的人格类型,每种人格类型与相应的职业与工作环境匹配。

(1)现实型

①现实型的人喜欢与物体打交道,操作丁具、机械、设备等具体有形的实物,偏好需要技能、力量、协调性的体力劳动。

②不喜欢与人打交道的活动。

③具有害羞、真诚、持久、稳定、顺从、实际等人格特点。适合做机械师、钻井操作工、装配线工人、农场主等。

(2)研究型

①研究型的人偏好对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并进行系统创造性的研究。

②表现出分析、好奇、创造、独立等人格特点。

③适合做科学研究人员和新闻记者等。

(3)社会型

①社会型的人偏好能够帮助和提高别人的社会服务性活动,重视社会和伦理道德问题。 ②显示出平易近人、友好、合作、理解等人格特点。

③适合做社会工作者、教师、议员、临床心理学家等。

(4)常规型

①常规型的人偏好规范、有序、清楚明确的活动。

②表现出的人格特点为顺从、高效、实际、缺乏想像力、缺乏灵活性等。

③适合做会计人员、业务经理、银行出纳员、档案管理员等。

(5)企业型

①企业型的人偏好能够影响他人和获得权力的言语活动,喜欢从事领导他人实现日标、获取效益的活动。

②表现出自信、进取精力充沛、盛气凌人等人格特点。

③适合做法宫、房地产经纪人、公共关系专家、小企业主等。

(6)艺术型

①艺术型的人偏好模糊、自由、无规则可循、非系统化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实现创造性的表达。

②艺术型的人富于想像力、理想化、情绪化。

③适合做画家、音乐家、作家、室内装饰家等。

霍兰德的研究表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流动倾向性,取决于个体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环境的匹配程度。当人格和职业相匹配时,会产生最高的满意度和最低的流动率。这一模型的关键在于: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