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能力倾向测验与智力测验、成就测验之间有何不同?

【答案】成就测验和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的测量对象都是认知性特质。这三种测验都是测量个体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经验中发展出来的能力。所以在本质上,它们有相同之处。能力倾向、智力测验所测量的也可以看作一种“成就”。不过,如果从测验的目的、性质及所涵盖的经验范围来看,这三种测验仍有某些不同之处,不能相互取代。具体分析如下:

⑴就测验的对象而言,三者本质上有重叠之处,无法加以截然区分。大多学者认为成就测验测量的是一些特定的、限定于某一范围的能力和知识,而另两者所测验的则为一般性的、较为广泛的能力。

⑵就测验的功能而言,成就测验也不同于智力、能力倾向测验。后两者的主要功能是预测一个人在未来的教育、训练或工作经验中可能的表现,它们的使用是在教育或训练程序以前,用以反映被试是否有接受某种课程或专业技能训练的能力。成就测验则是评估被试在接受一些教育或训练程序后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它的实施发生在教育、训练过程后。

⑶就测验的技术品质而言,成就测验要注重内容效度,而能力倾向、智力测验则必须有较高的预测效度,否则就失去其基本价值。

2. 心理测量的误差来源主要包括哪些?

【答案】心理测量误差是指在心理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测量效应,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其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测量工具、被测对象和施测过程。

(1)在测量工具方面,心理测量工具通常是一套以测验(问卷)为核心的刺激反应系统(通常称作量表)。心理测量量表是否稳定、是否真正测到了所要测的东西是测量工具造成误差的两种主要原因。

(2)在测量对象方面,造成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受测者真正水平是否得到正常发挥。一般地,受测者的某种心理特质水平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他在接受测量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会影响其水平的正常发挥。

(3)在施测过程方面,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偶然因素。比如,物理环境,主试,评分记分环节,意外干扰等。

3. 推孟和韦克斯勒在智力测验发展过程中各有什么贡献?

【答案】(1)推孟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在智力测验方面的最重要贡献如下:

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孟于1916年修订完成斯坦福一比内量表。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变动是推孟采用了比率智商的概念来表示智力水平的高低,从此智商一词风靡全世界。

(2)韦克斯勒也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在智力测验方面的最重要贡献如下:

①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韦克斯勒相继编制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1949)、“韦氏成人智力量表”(1955)和“韦氏幼儿智力量表”(1967)。

①韦克斯勒舍弃了比率智商,而用离差智商代之,从而克服了比率智商的局限。

②韦克斯勒编制的智力量表分为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两部分,不仅能够获得总体智力水平的信息,而且可以获得受测者智力优势的信息。

4. [1]应用例9.1的数据采取等百分位等值方法完成下面的等值对应表。

[2]若例9.1数据是设计一之下采集获得的,请分别求取与x=65等值的y 测验分数的两种等值标准误(等百分位等值与线性等值两种)。

【答案】[1]

附表9.1.a x 测验分布附表 9.1.b y 测验分布

(1)当x=35时:

①先分别求出两测验分数的向上累积次数分布,列于表末列。

②设x=35, 在(a )表中求其百分等级。

③对已求PR ,在(b )表中求y 分数:

所以,当x=35时,y 的值为29.82。

(2)当y=50时:

①先分别求出两测验分数的向上累积次数分布,列于表末列。

②设y=50,在(b )表中求其百分等级。

③对已求PR , 在(a )表中求y 分数:

所以,当y=50时,x 的值为57.90。

(3)当y=70时:

①先分别求出两测验分数的向上累积次数分布,列于表末列。

②设y=70,在(b )表中求其百分等级。

③对已求PR ,在(a )表中求y 分数:

所以,当y=70时,x 的值为78.28。

(4)当x=90时:

①先分别求出两测验分数的向上累积次数分布,列于表末列。

②设x=90,在(a )表中求其百分等级。

③对已求PR ,在(b )表中求y 分数:

所以,当x=90时,y 的值为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