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大学教育学院659心理学概论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亲社会行为
【答案】亲社会行为是指准备帮助他人或采取有益于他人行动的行为,如助人、合作、分享等。从很早开始,儿童就表现出多种亲社会行为;当儿童自愿帮助他人而不考虑任何外在奖励或没有个人动机时, 则是一种利他主义,这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主要形式;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如父母抚养方式、成人的榜样、大众传媒,儿童的移情能力、社会认知能力、道德判断水平等因素。
2. 纵向研究
【答案】纵向研究是指对同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依据的研究方法。它与“横断法”相对。纵向追踪的时间可持续几个月、几年乃至几十年,具体做法是间隔一定时间对同一对象或同一团体进行反复观察或测查。观察或测查间隔时间的长短根据研究的具体问题和被试特点而定,一般随被试年龄的增长,逐渐加大间隔时间。纵向研究的优点是符合个体行为发展的本义,由同一对象所得资料,便于解释发展过程中行为改变的因果关系,也能较系统地掌握同一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规律。其缺点是费时费力,难以进行大量研究,且不易查明或控制影响被试的各种条件,当被试的生活条件变化时,不易有效地进行前后比较等。
3. 皮亚杰的类包含实验
【答案】皮亚杰的类包含实验是皮亚杰研究幼儿思维发展的实验。类包含是指一类物体及其子类的数量。原则上,总类中物体的数量必然大于任一子类中物体的数量。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缺乏类推理能力,不能同时想到一个子类和整个一类,因此他用一些实验来进行验证。如:他给儿童呈现一束由4朵红花和2朵白花组成的花束,问儿童“红花多还是花多?”“前运算阶段”的儿童通常回答:“红花多。”此外,他还认为幼儿不能区分一个物体表面看起来像什么和真的是什么,不能进行因果推理。一些研究者认为,皮亚杰的研究手段过多依靠语言进行呈现问题和推理判断,造成儿童理解问题本身的困难,低估了儿童的思维能力。
4. 成人感
【答案】成人感是指个体从青少年向成人期过渡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当青春期少年处于
青春发育前期时,他们的生理发育处于剧变之中,特别是外形的变化和性发育的成熟,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大人了,因而产生了强烈的成人自豪感。他们不再对父母撒娇,而竭力作出一副大人的模样,并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如果成年人仍把他们当小孩子,他们便会感到委屈,并采取粗鲁、固执、不听话、孤僻和消极等各种方式来进行反抗。然而,事实上,青春期少年并未具有完全独立的条件和能力,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他们都必须在许多方面,比如经济上、社会地位上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入理解等都依赖于成人。
二、简答题
5. 在一项典型的儿童前瞻性记忆实验中,先向儿童介绍一个叫嘟嘟的鼹鼠玩偶,并告诉儿童,鼹鼠嘟嘟有很多图片,但它在白天看不到东西,请帮它把这些图片的名字读出来,但是嘟嘟很害怕动物(如牛、羊、猪等), 如果发现了动物的图片,就把它们藏起来,请根据实验任务的描述,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实验中前瞻性记忆的任务是什么?衡量的指标是什么?
(2)该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前瞻记忆实验?
【答案】(1)该实验中前瞻性记忆的任务是让儿童将动物图片藏起来。衡量指标是选择图片的准确率。
(2)此实验属于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类型。
6. 请简述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答案】(1)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①准备时期
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在近代社会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近代教育发展的推动下,经过许多科学家对儿童的研宄,终于在19世纪后期诞生了科学的儿童心理学。
②形成时期
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在欧洲和美国出现一批心理学家,开始用观察和实验方法来研宄儿童心理发展。普莱尔是最杰出的奠基人。继普莱尔之后,如美国的霍尔、鲍德温、杜威、卡特尔,法国的比纳和德国的施太伦等开拓者,都为这门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③分化和发展时期
二战期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由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儿童心理学研宄工作和著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飞速发展。儿童心理学理论受到了各种心理学流派,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出现了各种心理学家,如瑞士的皮亚杰、美国的格赛尔、奥地利的彪勒夫妇和法国的瓦龙等。儿童心理学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④演变和增新时期
二战之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理论观点的演变;在具体研宄工作上的演变。
(2)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①发展心理学诞生的理论背景
a.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宄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1904年,霍尔出版了《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
,从此确定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即儿童心理学研宄儿童从出生到成熟教和教育的关系》
(青少年期到青年期)各个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
,但霍尔也是最早正式研宄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他于1922年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
霍尔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学要研宄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
b. 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宄
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开展发展理论研宄的心理学家。荣格对个体全程发展,特别是对成年期心理发展研宄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形成于30年代。荣格的发展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提
;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阐述了临终前的心理。出前半生与后半生分期的观点;重视“中年危机”
艾里克森在荣格研宄的基础上,将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划分到青春期的年龄阶段扩充到老年期。
②发展心理学的诞生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即何林渥斯)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并于1927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与此同时,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古迪纳夫(即古德伊洛弗)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于1935年出版了在科学性与系统性方面都超过霍林沃思著作的《发展心理学》。
③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50多年来,研宄者对发展心理学开展了较深入的研宄,如:对成人记忆的研宄;对成人思维发展的研宄;对成人智力发展趋势的研宄;对成人道德发展的研宄;对成人自我概念发展的研宄等。西方发达国家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毕生发展或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的著作。这些研宄和著作极大的推动了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7. 举例说明成年晚期认知的变化。
【答案】成年晚期认知活动的显著特点有三点
(1)退行性变化,即总的趋势是减退或老化而不是増长或发展。如视觉减退
随着年老,由于眼睛晶状体弹性变小,调节力逐渐下降,因而时常看不清近物,出现老花眼。柯林斯等人曾对4862名6〜16岁儿童及6479名20〜60岁成人的视力进行测查,发现6〜20岁视力达到或超过1.0的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増加。
(2)持续性,即増长或发展并没有终止,而是在持续进行,如高级认知机能思维、晶体智力等。格林)研宄了24〜64岁个体智商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智力一直可以増长到40岁,其后仍保持稳定。
(3)差异性,一方面表现为不同心理机能老化的早晚和速率不同,如感知觉衰退得较早较快,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