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大学教育学院659心理学概论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成熟
【答案】成熟是指由个体内部的(如遗传密码)时间表而非经验引起的身体和行为的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的成熟。生理成熟包括个体神经系统、肌肉组织和各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机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心理成熟指个体智力、语言、情绪及社会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二者并未同步。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机体在生理上处于准备状态,即成熟时能容易地习得某种行为,在未达到成熟时,学习无效或事倍功半。
2. 两难故事
【答案】两难故事是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一种方法。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与10〜16岁儿童进行道德谈话。两难故事创设了一种道德两难情境,要求儿童作出选择。人的行动是应该遵从规则和权威,还是应该遵从与此相冲突的他人的需要与利益?经典的两难故事为:一个名叫海因茨的人,需要一种昂贵的特效药来挽救生命垂危的妻子。他向发明并控制这种药的药剂师提出先付一半的钱,另一半以后再付,却遭到药剂师的拒绝。海因茨为挽救妻子,若偷取药品就违背了社会“不许偷盗”的规则;若遵守社会规则,就使妻子等死。柯尔伯格依据儿童对遵从规则还是服从需要的行为选择,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3. Sequential design
【答案】Sequential design 中文翻译为“序列研究设计”。序列研究设计是一种在几个月或几年内对不同年龄群的被试反复进行研究的设计。它是将纵向研究设计与横向研究设计交叠在一起构成的、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方法。其主要特点在于:①发扬了纵向研究设计系统、详尽的特点,使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及其特点易于掌握,同时发扬了横断研究设计较大面积测定的优势,加强统计处理,克服纵向研究设计样本少、有时间限制等问题。②将心理发展既作为特殊的运动形式,又看到其共同之处,从而横向延伸到各个年龄段,又通过追踪的纵向研究,以获得心理结构、属性、规律发展的较全面的资料。③将共时性和历时性统一起来,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研究的时间。
4. 纵向研究
【答案】纵向研究是指对同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依据的研究方法。它与“横断法”相对。纵向追踪的时间可持续几个月、几年乃至几十年,具体做法是间隔一定时间对同一对象或同一团体进行反复观察或测查。观察或测查间隔时间的长短根据研究的具体问题和被试特点而定,一般随被试年龄的增长,逐渐加大间隔时间。纵向研究的优点是符合个体行为发展的本义,
由同一对象所得资料,便于解释发展过程中行为改变的因果关系,也能较系统地掌握同一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规律。其缺点是费时费力,难以进行大量研究,且不易查明或控制影响被试的各种条件,当被试的生活条件变化时,不易有效地进行前后比较等。
二、简答题
5. 小学生的学习障碍有哪些表现?其可能原因是什么?
【答案】(1)小学儿童学习障碍的症状主要的表现是:
学习障碍最明显、最易被父母和教师所觉察的特征就是学习成绩不好,特别表现出有阅读障碍。尽管儿童在其他领域并未显得愚笨,但就是不能学习,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龄儿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征是与学习障碍相联系的:
①在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存在障碍
学习障碍儿童在认知、语言和思维方面存在明显的障碍,如视觉记忆受损、有空间定向障碍、听觉辨别能力很差、信息加工过程有障碍、语音意识方面有缺陷等。
②在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存在障碍
在一般性精神卫生方面,学习障碍儿童的精神疾病、行为、情绪等方面的问题显著多于正常儿童。很多研宄指出,有学习障碍的儿童通常存在注意力缺损、活动过度、问题行为、违法犯罪、忧郁、焦虑、控制点不适宜、自我概念较差、自我评价较低、受同伴的欢迎程度较低、社会技能缺损、人际关系不良等方面的问题。
③其他方面的问题,如发育迟缓、品行问题等
有研宄者曾用X 光片来比较儿童的骨骼年龄,发现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60%学习障碍的儿童表现为骨龄较小。他们开始走路、说话的年龄也较晚,从学前期过渡到学龄期的时间较正常儿童要长。
(2)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
目前对学习障碍的引发原因尚无确切定论,只有下列假设:
①出生前、出生后的轻度脑损伤或轻度脑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儿童学习障碍;
②遗传、脑认知功能缺陷、感觉综合失调可能导致学习障碍;
③轻度脑功能失调可能导致学习障碍,其发病机制是中枢神经系统之间某种神经递质不足或増加,或是中枢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改变;
④环境因素是引发学习障碍的一个主要原因;
⑤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赶不上智力因素的发展是造成学习障碍的重要原因。
6. 请综合运用本章内容,设计一个针对6〜15岁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设计。
【答案】(1)研宄题目
研宄小学儿童对思维规则的掌握。
(2)实验的目的
思维规则的掌握是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一方面,本实验用儿童概括杠杆平衡条件的能力的发
展情况来作为评估儿童思维规则掌握的程度,以年级和性别作为自变量,研宄它们对概括杠杆平衡条件的能力发展的影响。
(3)实验方法
①被试:共选用300名一年级、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为被试,每个年级各100名,男女比例为1:1。
②实验设计:3*2的多因素实验设计。
自变量A :年级,有3个水平,即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
自变量B :性别,有2个水平,即男生和女生;
控制变量: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儿童的受教育环境、学校类型、测验的环境、学生所在班级的特点等。
③实验材料:以杠杆装置模型为器材,测定小学儿童概括杠杆平衡条件的能力。
(4)实验过程
对这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三年的追踪研宄,每次测试由各班班主任为主试,采用统一指导语,使用实验材料,
对小学儿童概括杠杆平衡条件的能力进行统计、分析。
①首先随机选取三个年级的学生各100名,对他们进行第一次测验,能获得这三个年级学生概括杠杆平衡条件的能力的发展情况;
②一年测试三次,用这三次的平均成绩来表示该年级学生此年龄阶段的发展情况;
③追踪每个学生三年的概括杠杆平衡条件的能力的发展情况;
(5)结果统计与分析
①不同年级的学生概括杠杆平衡条件的能力的发展;
②同一年级的学生,随着时间的增长的比较;
③不同性别的学生概括杠杆平衡条件的能力发展的比较。
(6)实验预期
①不同年级的学生概括杠杆平衡能力的发展水平不同,年级越高发展越好,即五年级>三年级>一年级。
②同一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増加,而不断发展,即这三个年级的学生,在第3年>第2年>第1年。
③不同性别的学生概括杠杆平衡条件的能力没有差异。
(7)实验结论
年龄对学生概括杠杆平衡条件的能力发展有显著影响,在6〜15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知能力不断发展。
7. 什么是注意? 举例说明注意的品质。
【答案】(1)注意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当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