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化学信号深刻地影响着啮齿动物的行为,并在其生存中有重要意义。啮齿动物的社会关系依赖于社会识别,这种识别包括了动物对化学信号的辨别、学习和记忆。在国际上,对动物社会识别行为的研究已成为揭示动物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一个起点。本研究以单配制的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为对象,探讨了它的社会识别行为,包括棕色田鼠对同种个体气味源探究格局的分析;哺乳期棕色田鼠对配偶的识别记忆;哺乳期棕色田鼠对非亲缘幼仔的识别;棕色田鼠幼仔对双亲气味的识别;棕色田鼠与沼泽田鼠(Microtus fortis)个体识别中nNOS和FOS的表达;外周注射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对棕色田鼠嗅觉探究及脑区FOS表达的影响。 1 棕色田鼠对同种个体气味源探究格局的分析:通过观察非动情期的棕色田鼠对麻醉的同种个体身体气味源的探究行为,包括雄鼠对麻醉雄鼠和雌鼠的嗅闻、雌鼠对麻醉雄鼠和雌鼠的嗅闻,分析了棕色田鼠在社会探究中对不同气味源的反应格局。结果表明,棕色田鼠对同种个体肛殖区和面部的嗅闻频次及嗅闻持续时间最多(P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