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894管理学(一)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要想使授权具有充分而理想的效果,组织必须提供哪些要素条件?

【答案】要想使授权具有充分而理想的效果,组织必须注意几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1)共享的信息。组织中的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具有共享性,组织如果能够使员工充分地获取必要的信息资料,就会大大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的主动性。

(2)提高授权对象的知识与技能。组织必须对员工进行及时、有效的培训,以帮助他们获取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培训能够有效地帮助员工进行自主的决策,提高他们参与组织活动的能力,并为组织的团队合作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打下扎实的基础。

(3)充分放权权力。组织若要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就必须真正地放权给团队中的各个专家和基层人员,使每个成员都能根据工作过程实际进行适当的安排,这样,各种类型的权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

(4)对绩效的奖励。组织应该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和奖励系统,对组织成员的绩效贡献给予奖励。这种奖励系统应该既包括工资和利润提成,也包括一定的股权比例,如职工持股计划(ESOPs )等。

2. 用模拟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模拟一次有什么问题? 如何用模拟运算来解决? 模拟运算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举例说明。

【答案】模拟是一种通过产生随机数的实验来求解随机问题的技术。随机数产生具有随机性,决策者不能完全相信一次模拟的结果,只模拟一次所得出的结论不能全信。

Exce1里“数据”里的“模拟运算表”可以帮助决策者模拟多次,为风险投资决策问题提供更多决策信息。对于不便使用公式计算的风险投资问题,可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例如,讨论成功概率有相关性的多次投资问题时,可以在Exce1环境下用模拟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输入数据,分别进行第一次投资和多次投资的模拟,利用“模拟运算法”进行分析,可以为该风险投资决策问题提供更多决策信息。

3. 迄今为止,有关决策的理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答案】迄今为止,决策理论经历了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新发展的决策理论三个阶段。

(1)古典决策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主要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一理论认为应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②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③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 ④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古典决策理论假设,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在充分了解有关信息情报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做出实现组织目标的最佳决策的。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这种理论不可能正确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从而逐渐被更为全面的行为决策理论所代替。

(2)行为决策理论

行为决策理论始于20世纪50年代。赫伯特·A ·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指出,理性的和经济的标准都无法确切地说明管理的决策过程,进而提出“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行为决策理论抨击了把决策视为定量方法和固定步骤的片面性,主张把决策视为一种文化现象。

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①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这是因为在高度不确定和极其复杂的现实决策环境中,人的知识、想象力和计算力是有限的。

②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而在对未来的状况做出判断时,盲觉的运用往往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所谓知觉上的偏差,是指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决策者仅把问题的部分信息当作认知对象。

③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即使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也只能做到尽量了解各种备选方案的情况,而不可能做到全部了解,决策者选择的理性是相对的。

④在风险型决策中,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对决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决策者往往厌恶风险,倾向于接受风险较小的方案,尽管风险较大的方案可能带来较为可观的收益。

⑤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A. 决策者不注意发挥自己和别人继续进行研究的积极性,只满足于在现有的可行方案中进行选择; B. 决策者本身缺乏有关能力,在一些情况下,决策者出于某些个人因素的考虑做出自己的选择; C. 评估所有的方案并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可能得不偿失。

(3)新发展的决策理论

新发展的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决策程序就是整个管理过程。组织是由决策者及其下属、同事组成的系统。整个决策过程从研究组织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开始,继而确定组织目标、设计可达到该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比较和评估这些方案进而进行方案选择(即做出择优决策),最后实施决策方案,并进行追踪检查和控制,以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最新的决策理论对决策的过程、决策的原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组织机构的建立同决策过程的联系等都作了精辟的论述。

当今的决策者应在决策过程中广泛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和规范化的程序,应以系统理论、运筹学和电子计算机为工具,并辅之以行为科学的有关理论。最新决策理论把古典决策理论和行为决

策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它所概括的一套科学行为准则和工作程序,既重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又重视人的积极作用。

4. 试析企业的目标和企业的宗旨、使命的关系。

【答案】企业的目标、企业宗旨和企业使命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具体体现在:

(1)三者的联系三者中,企业目标的层次最低,企业目标的逐个实现过程就是企业履行企业使命,体现企业宗旨的过程。企业使命是企业宗旨的一个方面,换句话说企业宗旨包括企业使命,企业使命是企业宗旨中具体说明企业经济活动和行为的理念,如果要分开来表述企业宗旨和企业使命,企业宗旨里就应不再表达企业经济行为的领域和目标,以免重复或矛盾。

(2)三者的区别

企业的目标、宗旨和使命是企业想要达到的结果的三种不同层次的表述。主要表现在:

①企业目标是从组织的角度考虑组织要完成的一种结果。

②企业宗旨是指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目标、目的、自我设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明确界定公司在未来社会范围里是什么样子,其“样子”的描述主要是从企业对社会(也包括具体的经济领域)的影响力、贡献力、在市场或行业中的排位、与企业关联群体(客户、股东、员工、环境)之间的经济关系来表述。

③企业宗旨主要考虑的是对企业有投入和产出等经济利益关系的群体产生激励、导向、投入作用,让直接对企业有资金投资的群体(股东)、有员工智慧和生命投入的群体、有环境资源投入的机构等产生长期的期望和现实的行动,让这些群体、主体通过企业使命的履行和实现感受到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自己的利益得到保证和实现。

④企业使命只具体表述企业在社会中的经济身份或角色,在社会领域里,该企业是分工做什么的,在哪些经济领域里为社会做贡献。企业使命主要考虑的是对目标领域、特定客户或社会人在某些确定方面的供需关系的经济行为及行为效果。

5. 简述法约尔跳板原则。

【答案】“法约尔跳板”也称“法约尔桥”,是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中的重要观点之一,是14项管理原则中的核心原则之一。跳板与等级链密切相关。

等级链是由企业的最高领导到最基层之间各级领导人所组成的等级系列,它是一条权力线,用以贯彻执行统一的命令和保证信息传递的秩序。但是为了克服由于指挥的统一性原则而产生的信息传递的延误,法约尔设计了一种跳板。根据跳板原则,利用跳板可以进行横向的信息交流,但只有在各方面都同意而上级又始终知情的情况下才能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