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共北京市委党校行政管理708专业综合(含公共管理学、行政法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政策工具

【答案】政策工具又称之为治理工具或政府工具,指政府将其实质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和工具。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的核心,没有政策工具,便无法实现政府的目标。对于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不论是山公共部门还是私部门,其方式有十种:

(1)政府部门直接提供; (2)委托政府其他部门; (3)契约外包; (4)经营特许权; (5)补助; (6)抵用券; (7)市场供给; (8)志愿服务; (9)自我协助; (10)政府贩售特定服务。政府政策工具的选择,视问题情势、政府主观偏好、资源拥有程度、目标的正确性、对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对成本等综合因素决定。

2. 公共政策系统

【答案】政策系统是指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政策系统是公共政策运行的载体,是政策过程展开的基础。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一般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政策客体是指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目标群体。政策环境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3. 政策科学“三部曲”

【答案】叶海卡·德罗尔为政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发表了被称为政策科学三部曲的著作,分析了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的局限性,提出的理论与观点成为政策科学的基本范式。其中,政策科学“三部曲”是指叶海卡·德罗尔从1968年至1971年间发表的三部政策科学著作,具体为:《公共政策制定检讨》(1968年)、《政策科学构想》(1971年)、《政策科学进展》(1971年)。

4. 市场

【答案】市场是指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包括由买卖关系引发出来的卖方与卖方之问的关系以及买方与买方之间的关系。一般地,将市场称作第二部门。市场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它是现代社会中私人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②它由各种正式的私人组织(企业)组成; ③市场中的私人组织(企业)提供物品(或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 ④分散决策和基于互利的自主交易是市场提供物品(或服务)的主要模式。

5. 系统方法

【答案】系统方法是指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整体与部分统一起来的科学方法。它将分析与综合有机地结合,并努力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特别是运用数学工具,定量、精确地描述对象的运动状态与规律,为解决如政策系统这一类复杂系统问题,提供研究的新途径。美国学者克朗认为,在政策分析中,若明智地运用系统方法,将会改善所制定的政策质量; 若完全缺乏系统分析,将会使复杂系统中的情况恶化。系统方法的显著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和最优化。

6. 政策执行过程

【答案】政策执行过程是指政策执行在本质上是一个多元参与者互动的政治过程,包含了一些基本程序或一系列功能活动。要成功推进这些程序,顺利完成这些活动,就必须选择科学的政策执行方一式。对政策执行过程和执行方式的研究,构成了政策执行研究的重要内容。政策执行过程包括三个阶段:①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政策执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②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是实现政策目标、提高政策效益的关键环节。③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政策执行完毕后要及时做出总结,这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为制定新的政策做准备。

7. 寻租

【答案】寻租是指通过一些非生产性的行为对利益的寻求。它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对既得利益的维护和对既得利益进行的再分配的活动。寻租往往使政府的决策或运作受利益集团或个人的摆布。这些行为有的是非法的,有的合法不合理,它们往往成为腐败、社会不公和社会动乱之源。政府中的决策者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多数人利益的一种非常普遍的情况是“寻租活动”。

寻租的特点主要有:①间接造成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 ②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活动或“避租”活动; ③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为了对付寻租者的游说与贿赂,需要时间和精力反击; ④寻租活动有合法与非法之分; ⑤企业向政府争取优惠待遇,利用特殊政策维护自身的独家垄断,属于合法的寻租活动; ⑥行贿和走私属于非法的寻租活动。

8. 结构适度问题

【答案】结构适度问题是指涉及一个或几个决策者,和相对来说有限数量的政策选择方案的问题。方案的效用一致能够反应决策目标的一致。然而所选择的政策方案,其后果是不确定的,即使是在可接受的误差之内,结果预测也有相当大的困难。结构适度问题的原型来自政策模拟。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可以说明这类问题的特征。

二、简答题

9. 领导者的权力类型。

【答案】领导权力,是指能够使人服从或者能够改变他人思想、行为的力量,有人把这种力量称为权威,有人则称之为权力。研究权力及其运用效果的学者,曾将领导的权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弗兰奇对领导权力的划分最为典型,也广为引用。他将权力划分为:

(1)参考权

参考权就是一个人的行为、意见、态度等,变成了他人采取行为模式、表达意见和参考的对象。即领导者的参考权是建立在组织成员对领导者的忠诚、敬仰和个人情愫的基础之上。在许多组织中,必有极少数人或因他们的高尚品格,或因他具有他人所敬慕的优点,如待人谦和、处事公道、牺牲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众人崇拜和模仿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者参考权的运用过程,实际上是领导者“角色形象”的塑造过程。

(2)专家权

在日趋高度专业化和精细分工的组织背景下,致使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人在组织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任何专家在他们的专门知识和技能领域,具有的权威是指专家权。对一个组织中的领导而言,拥有卓越的专业能力,并不足以完全影响部属,但拥有专家权对于领导,特别是专业性组织的领导是十分重要的。

(3)合法权

,或组织的合法权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影响力,其产生于团体行为的规范(正式的和非正式的)

形态。就文化价值而言,合法权乃出自于个人的内在价值,即人们认为组织中有合法的权力来影响他,所以自己有义务去接受这种影响。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个人之所以接受领导,是因为领导正式职位的存在。

(4)奖酬权

奖酬权就是领导者之所以能影响他人,乃是基于他人的这样一种信念,如果接受这一影响,必会接受到某种程度的奖励。领导的奖励权取决于奖赏的吸引力,奖赏是否能兑现,奖酬是否公正合理。当然,如果领导者操纵奖酬,也可能引起组织成员的抗拒。

(5)强制权

强制权是建立在组织成员认为不接受服从,便会受到惩罚的基础上。强制权属于剥夺他人某种权益,而奖酬权则是赋予他人某种权益。对一个领导者而言,除非绝对需要,应尽量少使用强制权,因为它会引起愤恨,销蚀参考权。人不可能因为强迫而承诺,面对强迫,一般人通常会采取生理上退却(离职、避开工作)、心理上退却或敌视和攻击。

研究表明,领导者以专业才能和吸引力来影响组织成员的,通常有较高的绩效,成员也比较满意; 利用合法权和强迫权,通常会降低绩效和组织成员的满意度; 而利用奖酬权者,绩效不定。

10.简要分析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

【答案】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