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称解释
1. 《万国公报》
【答案】《万国公报》是指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销量最大、影响最大的一份由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其前身是1868年于上海出版的《中国教会新报》,由林乐知创办、主编,主要撰稿人有李提摩太等。该报在内容上,用大量篇幅刊登时政评论,选录一周的《京报》,刊载商业行情,介绍科学知识; 为帝国主义侵略辩护,鼓吹西方思想改造中国,其目的是将中国完全置于西方的控制之下。《万国公报》的读者对象由基督徒扩大为鼓吹中国变法的社会各界人士,皇帝也经常阅读该报,对于维新变法的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该报反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其目的是希望中国的社会改革沿着殖民化的道路发展。
2. 《论出版自由》(1644年)
【答案】《论出版自由》是约翰·弥尔顿为争取出版自由撰写的一本小册子。此书最初是1644年作者向英国国会提交的一篇演说词,也是一篇争取言论自由的战斗檄文。书中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在当时提出了反对集权主义控制的强有力的观点。谴责检查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让人们不受限制地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思想; 认为真理是肯定的,是可以表达出来的,并且只要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真理本身就能够战胜谬误而存在下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的概念。在倡导自由的同时,承认自由讨论的权利可以加以限制,但是避免谈到作为这种限制的基础的一般性原则。该书为争取出版自由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争取出版自由斗争中留下来的早期文献。
3. 工作通讯的虚实结合
【答案】虚实结合,是工作通讯写作在语言运用上的两个方面的要求。实:是指语言要通俗、具体、生动、形象。因为工作通讯的语言最容易公文化,所以在工作通讯的写作中更要讲究语言的运用,最主要的是要学会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虚:是指在工作通讯的写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有议论。基于指导工作的功能,它与其他题材的通讯相比,评论的色彩要重一些。因此在工作通讯的写作中,要学会和善于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即在叙述中带议论,在议论中带叙述; 要学会和善于运用“直接引语”议论,即用领导的、专家的、群众的见解画龙点睛地进行评论。所谓虚实结合,既要注意使用通俗、具体、形象的语言,又可以有一定的评论色彩。
4. 文体类型
【答案】文体类型是指某一种文体按内容进行的功能分类,不同类型的功能具有不同的报道特色与报道价值。专访按照这个原则主要分为人物专访、问题专访、事件专访三种类型。
二、简答题
5. 倒金字塔结构的利与弊。
【答案】倒金字塔式结构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当时,由于电讯技术不过关,消息传递经常中断,为把新闻中主要内容抢先发出去,记者尝试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消息的最前面,次重要的内容放在稍后的段落里,这种结构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1)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
①这种结构形式完全打破记叙事件的常规,它不是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层次段落,而是根据事实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段落顺序。
②它要求把最重要、最新鲜或最精彩的新闻事实放在消息的开端,即新闻导语里面。其他事实也按先重后轻、先主后次的顺序来安排,即先写最重要的新闻事实,然后是稍次要的新闻事实、更次要的新闻事实,最后是最次要的新闻事实。
③它的导语一般采用“部分要素导语”,即在新闻导语中,突出一两个新闻要素,突出最吸引人的那部分内容。
④对于事件过程的叙述往往比较简略,每段文字很简练。
⑤各段之间往往有逻辑上的联系。第二段往往是第一段的具体化或补充,而第三段又是上一段的进一步补充。这样每多一段,就多知道一些具体内容或细节。但是如果只看导语,也可大体上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2)倒金字塔结构的利
①它有利于记者快速报道新闻,记者只要对所掌握的新闻材料稍作分析,判断其主、次、轻、重,随后便可以依其重要程度顺序写作,不需要再在谋篇布局上多费心思,就可以很快组成一篇报道。在有众多记者参与竞争的新闻发布会或突发事件中,这种新闻结构形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利用这种结构形式,带手提电脑的记者,可以在新闻发布会的进行过程中就可向新闻单位发出新闻报道。
②这种结构形式便于读者把握重点,可以快速阅读,适应读者阅读习惯和心理,无需从头读到尾。一看导语,就可以把握这类新闻的精华,欲详欲略,尽可自由掌握。
③这种结构形式便于编辑编排版面,可以快编快删,编辑若要对稿件压缩,也可以从消息的末段倒删上去,虽大刀阔斧地砍削,仍不至伤筋动骨,消息仍然是相对完整的。
(3)倒金字塔结构的弊
①作者的创造力受到限制,新闻报道写作结构公式化、千篇一律,过于标准化和缺乏多样性,缺少文采,没有生气,不能体现个性,结语不是铿锵有力而是有气无力。
②比较适用于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而对于某些非事件新闻、富有人情味或故事性的新闻就不太适宜。人情味浓、故事性强的新闻往往依赖丰富的新闻情节,需要讲述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这不是倒金字塔式结构所长。
③由于倒金字塔式结构打破传统的叙事顺序,对写作的要求就更高,写这类消息时要特别注意各段之间的衔接和逻辑递进关系,最忌互不联络,支离破碎,成一盘散沙。
④简单地以事实重要程度安排层次,生动性较差,可能影响读者对整条消息的阅读兴趣。
6. 就现实的某一事件或某一新闻人物,试作通讯主题方面的训练。
【答案】(一)通讯稿件
烈十妻子悲痛入院武警总医院精心照顾
新华网北京1月19日电(邱丽芳吴敏)郭宝山夫人孙革敏自得知爱人逝去后住进武警总医院,得到了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
悲伤的孙革敏告诉武警总医院的医护人员,郭宝山平时身体很好,但就是牙不好。去年他在武警总医院种了颗牙,牙桩打好了,牙冠也做好了,这次临去海地前,医生还通知他来安装牙冠,但他忙于维和的事,没有戴上牙冠就走了。武警总医院的医护人员守护着痛哭不己的孙革敏,同时也在缅怀英雄,他们呼唤着英雄:“郭局长,我们还等着您回来安牙呢! ”
1月13日4:48分,孙革敏收到郭宝山发回的信息:“安抵海地,勿念’夕。没想到,一个多小时后,海地就发生了地震。孙革敏眼含热泪地讲述着:“老伴儿还是个硬汉子,遇事儿特别坚强。我不想让大家看到我的泪水,他在天国会不安的。”
因为过于悲伤,孙革敏的神情有些恍惚。她说丈夫去海地之前,自己就知道那里很危险。但是这么多年来,孙革敏对于丈夫的决定己经只有“服从”。郭宝山临行前说:“我管不了那么多,维和是大事儿。”在知道郭宝山局长出事儿后,很多人都打来电话慰问,孙革敏尽管心里难受,但是也为丈夫感到骄傲。
临去海地前几天,郭宝山和老伴儿也刚刚买了蛋糕,纪念他们结婚33周年,而这也成了孙革敏记忆中永远的记忆。
原本郭宝山这次从海地回来后要主持儿子的婚礼。“老伴儿已经60岁了,他这一走,再也看不到婚礼,吃不到婚宴,最终还是留下了遗憾。一想到这些,我的心里就觉得憋闷与难受。”孙革敏说。
(二)分析
这是有关海地维和英雄郭宝山夫人的一篇通讯。在众多相关题材的报道中,该报道能够脱颖而出,就在于它的主题很真实。
报道维和英雄,可以从多个方面选择主题,例如,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经历等等,但记者从生活的角度报道郭宝山的爱国敬业精神。“他的牙还没有补好”“他还没有主持儿子的婚礼”,虽然只是生活琐事,但正是这种平凡感动着我们。
有些报道专注于他们的工作而忽略他们也是普通人,有家人有平凡的生活,使得报道不能以情动人,达不到良好的报道效果。
三、论述题
7. 论述“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1)“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含义
①新闻价值
即对新进发生的事实(包括观点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事实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价值判断是主观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同一事实的新闻价值判断会有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