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通大学化学综合之分析化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剂空白值对分析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准确性以及最低检出浓度。

2. 三个不同质子a 、b 、c ,其屏蔽常数大小的顺序为个质子所需外磁场强度最大?哪一个最小?

【答案】b 质子最大,c 质子最小。

3. 弱酸及其共轭碱所组成的混合溶液为什么具有控制溶液pH 的能力?

【答案】因为弱酸及其共轭碱所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有抗碱组分弱酸和抗酸组分共轭碱,所以该混合溶液在某种范围内具有控制溶液pH 的能力。

4. 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

【答案】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准确度就高,精密度差,则测定结果不可靠。即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好. 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好。

5. 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配制、标定和保存标准溶液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有二,一是的挥发,二是所需体积(加KI 的目的是増加的溶解性;使准确浓度的

标准溶液,也可用

(中性或弱碱性介质)配制抑制细菌再生长。

标准溶液时,应用间接法配。称取近似于理论量的

和杀菌),再加入少量

使溶液呈弱碱性,以

溶于新煮沸并冷却了的蒸馏水中(煮沸除应过滤后再标定,或另配。标定时用基准物

①酸度0.2〜0.4mol/L;

②滴定,

与KI 作用时应在碘量瓶中进行,要在暗处放置一定时间,待反应完全后。再进行与KI 作用快,宜及时滴定;

第 2 页,共 26 页

试指出这三个质子共振时,哪

被空气中的氧化。配制标

准溶液时,应用间接法,称取近似于理论量的碘,加入过量KI ,加少量的水研磨溶解后,稀释至

减少碘的挥发),贮存于棕色瓶内,于暗处

的浓度时,可用已知

保存(与橡皮等有机物接触后反应,遇光遇热浓度将发生变化)。标定

作基准物。

难溶于水,但可溶于碱,

容液不稳定,使用一段时间后应重新进行标定,如出现浑浊或析出硫,

,标定反应条件:

③使用的KI 中不应含先用

,若KI 溶液显黄色或溶液酸化后淀粉指示剂显蓝色,则应事

所致,不影响分析结

溶液滴定至无色后再使用;

④滴定至终点后,经5min 以上,溶液又出现蓝色,是由于空气氧化

的反应)应另取溶液重新

果。若终点后,很快又转变为蓝色,则表示反应来完全(KI 与标定。

6. 请以水分子为例,说明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答案】水是三个原子组成的非线性分子,有图上出现三个吸收峰。

种振动形式,每一种振动的偶极矩

都不等于零,所以当照射其的红外光的频率正好等于这些振动的频率时就会被吸收,在红外光谱

二、计算题

7. 25°C 时,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为-0.372V , 计算

【答案】电极反应式为:

正极电势为:

负极电势为:

由电动势公式:

得:

这样,就可以求得AgAc

为:

8. 用一种测定DDT 的方法,分析未喷洒过杀虫剂(DDT )的植物叶子样品,测得DDT 含量为0.2,0.4,0.8,0.5,该植物是否喷洒过DDT?

【答案】

检验两个平均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这两个样品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故有95%的把握判断该

第 3 页,共 26 页

已知

今有一植物叶子样品,测得DDT 含量为0.4,0.5,0.8

植物没有喷洒过DDT 。

9. 用

标准溶液滴定溶液,试计算:

(1)滴定开始前溶液的pH 值?

(2)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 值?应选用何种指示剂? (3)滴定至pH=7_0时的终点误差。

【答案】(1)此体系PBE 表达式为:

因此,解得:

(2)滴定至sp 时,产物为所以,可以求出

的浓度为:

所以,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 值为:

所以应该选品红作指示剂。

(3)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到PH=7.0时的终点误差为:

10.称取苯酚试样0.5005g ,用NaOH 溶解后,以水定容至250.OmL , 移取25.00mL 试液于碘量瓶中加入KI 溶液,加入的未起反应的

标准溶液25.00mL 及HC1,使苯酚溴化为三溴苯酚,使过量

标准溶液滴定,用去15.05mL ,

第 4 页,共 26 页

可以忽略,所以的浓度表达式为:

由得:

还原并析出定量的碘,用

另取25.00mLKBr03-KB :标准溶液,加入HC1及KI 溶液,析出的碘用准溶液滴定,用去40.20mL ,计算试样中苯酚的质量分数。

【答案】由题意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