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书院中,不属于北宋著名书院的是( )

A. 石鼓书院

B. 篙阳书院

C. 岳麓书院

D. 象山书院

【答案】D

2. 在进步教育运动中,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主要贡献在予创立了( )

A. 葛雷制

B. 昆西教学法

C. 道尔顿制

D. 设计教学法

【答案】D

【解析】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设计的一种教学法,是进步教育的实验之一,其特点是取消分科教学,取消教科书,把学生有目的的活动作为设计的学习单元。设计教学法在美国得到迅速传播,到20世纪30年代,对英语国家的学校产生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在西欧和苏联被采用,对中国、印度、和埃及等国的教育也有较大的影响。教育家沃特以推行了“葛宙制”; 帕克赫斯特是道尔顿制的创始人;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先驱帕克的教育改革措施以“昆西教学法”“昆西制度”著称。

3. 赫尔巴特教育过程分别为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三个部分,即( )

A. 统觉,教学和训育

B. 兴趣,教学和训育

C. 联想,教学和训育

D. 管理,教学和训育

【答案】D

4. 《颜氏家训》是由( )写的。

A. 颜之推

B. 颜渊

C. 颜元

【答案】A

5. 受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转弱,行为随意性强,自我控制水平低,在对其进行研究时,较适宜采用( )。

A. 实验法

B. 访谈法

C. 观察法

D. 问卷法

【答案】C

【解析】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强,不具有阅读能力,所以不能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另外,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差,也不宜采用实验法。因此,在对幼儿进行研究时较适宜采用观察法。

6. ( )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端。

A. 学海堂

B. 京师同文馆

C. 京师大学堂

D. 万木草堂

【答案】B

7. 面对问题时,总是把问题考虑清楚后再作反应,看重问题解决的质量。具有这种特点的认知方式是( )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不同的认知方式的掌握理解程度。分类标准不同,则认知方式不同,根据人在知觉时是否受环境影响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根据认知速度的差异分为冲动型和沉思型。根据学生信息加工的深度分为深层加工型和表面加工型。从这道题的题目可以看出来,考查的既不是是否受环境影响也不是信息加工的深度而是认知的速度,题干表明说的是认知速度比较慢的用更多时间思考的,所以,排除ABC 。

8. 在教育文献中,研究综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等属于

A ,零次文献

B. 一次文献

D. 三次文献

【答案】D

【解析】三次文献是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专题研究报告等等。其浓缩度高、覆盖面宽信息量大,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

9. 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始于( )

A. 梁武帝

B. 孝文帝

C. 隋文帝

D. 隋场帝

【答案】C

10.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是( )

A.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答案】A

【解析】此题是对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几个重要的教育文件的考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

,在基础教育方面,实行基础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

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1993年发布的“两基,两全,两重”和改变了毕业包分配等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定》是1999年发布的,重点是扩招;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2000年发布的。

11.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将一些著名大学西迁并进行合并。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 )。

A. 浙江大学

B. 复旦大学

C. 天津大学

D. 南开大学

【答案】D

【解析】此题是对大学西迁的历史史实的考查。国民政府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中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