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 )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答案】B
2. 学生一旦在新信息与原有认知经验之间建立了逻辑联系,就可以利用相关的背景知识对新信
,生成更丰富的理解。这一知识建构的心理息作出进一步的推理和预期,从而“超越给定的信息”
机制是( )。
A. 同化
B. 顺应
C. 平衡
D. 重组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知识建构的心理机制的考查。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来实现的。同化是指学生利用相关的原有认知经验对新信息进行解释,从而“超越给
,并生成更丰富理解的过程,根据大纲解析上的概念,同化是儿童理由己有图式把新刺定的信息”
激纳入到己有的队知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是指当新信息与原有认知经验存在偏差或完全对立时,个体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原有观念或完全转变原有的错误观念的过程; 根据大纲解析上的概念,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己有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通过顺应,儿童的认知能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的不断交替出现的过程; 重组是指原有经验系统的成分保持不变,但是改变它们之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
3. 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为了充分利用学校设施提高办学效率,在教学中采用“分团学制”的教育改革实验是( )。
A. 昆西制度
B. 葛雷制
C. 道尔顿制
D. 文纳特卡制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尤其是进步教育实验的熟悉和掌握程度。美国教育家沃特于1907年被印第安纳州葛雷市教育委员会聘为公立学校的督学,推行一种以“葛
,亦称“双校制”雷制”著称的教学制度。“葛雷制”、“_部制”或“分团学制”。为了减少学校经
费开支,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以提高办学效率,沃特在教学中采用二重编法,即将全校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在教室上课,另一部分则在体育场、图书馆、工厂、商店以及其他场所活动,上下午对调,解决了葛雷地区学校少、供不应求的矛盾,管理方式经济而有较高的效率。沃特的葛雷制曾被认为是美国进步教育思想的最卓越的例子。文纳特卡制是为了弥补道尔顿制的小足,实行的是小组教学和单独教学的结合。道尔顿制的关键词是,实验室,表格和公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4. 将一个班的学生按能力分组, 各组以不同的进度完成相同的课业。这种能力分组属于( )
A. 作业分组制
B. 活动分组制
C. 异质分组制
D. 混合能力分组制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不同形式分组教学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分组教学有不同的形式,按照组内成员同质性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同质小组,即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或者学习成绩编班,将能力大致相同的学生编为一组,另一种是将学生依照学业水平、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着重强调异质成员间的相互协作学习。而在同质分组中,将学生按能力分组后,各组以不同的进度完成相同的课业,这种分组通常称为活动分组。
5. 唐朝时,各级学校统一的教材叫做( )
A. 三经新义
B. 六经
C. 四书五经
D. 五经正义
【答案】D
6. 下列研究假设中,不符合研究假设表述规范的选项是( )。
A. 灌输不利于学生创造了的发展
B. 集中识字和分等识字的教学效果则是差异
C. 人均受教育年限越大,人生出生率越低
D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工龄和工作压力正相关
【答案】B
【解析】一般来说,一个规范表述的假设,至少应该具备以下标准:①说明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 ②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即表述的语义是明确的、可操作的、不至于造成歧义的,假设语义模糊就无法检验; ③假设必须是陈述句,而不能是疑问句。当然,可以是肯定陈述,也可以是否定陈述; 可以是全称肯定或否定,也可以是单称(部分)肯定或否定。
7. 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 )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杨贤江
D. 徐特立
【答案】B
8. 下列表述中,体现洛克绅士教育主张的是( )
A.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B. 身体健康重于精神健康
C. 精神健康重于身体健康
D. 禁欲与惩罚可以促进精神健康
【答案】A
9. 强调复杂情景和真实学习任务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A. 联结理论
B. 认知理论
C. 建构主义理论
D. 人本主义理论
【答案】C
【解析】联结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牢固联结的过程;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而是出动地在头脑中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指出,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任务:强调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 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协作学习; 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反对过分细化的标准参照评价; 要求设计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必须提供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帮助等内容,以反映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 应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使得学习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中顺利展开。人本主义理论从人性论、自我实现理论及“患者中心”出发,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
10.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 )
A. 王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