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805社会学研究方法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变量

【答案】所谓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根据变量取值的性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变量分为类别变量、顺序变量、问距变量和比率变量四种类型。根据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又可以把变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以及中介变量。

2. 纵向研究

【答案】纵向研究指的是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纵向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和同组研究。趋势研究指的是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同期群研究又称做人口特征组或共同特征组研究,它指的是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同组研究又称为定组研究或追踪研究,它指的是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3. 文献

【答案】文献是指包含各种信息的书面材料或文字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的载体也越来越多样化。因而,可以将文献定义为包含有特定信息形式的某种载体。

根据文献具体形式和来源的不同,文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个人文献、官方文献及大众传播媒介;

(2)原始文献(又称为初级文献或第一手文献)和二次文献(又称为次级文献或第二手文献);

(3)现时性的文献和回顾性的文献:

(4)文字文献、画面文献、声音文献等。

4. 区群谬误

【答案】区群谬误又称为层次谬误或体系错误,它指的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或者说,研究者用一个集群的分析单位收集资料,而用一个非集群的分析单位下结论的现象。

5. 假设

【答案】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如同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特殊形式一样,假设也是命题的特殊形式。这种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命题中的基本元素是抽象的概念,而假设中的基本元素则是相对具体的变量; 二是假设中的变

量关系应该是经验可测的,即可以通过经验的观察进行检验的。一般而言,假设有如下二种陈述方式:①条件式陈述; ②差异式陈述; ③函数式陈述。实际研究中的假设常常来源十下述儿个方面,即常识、个人预感或猜测、现有调查资料、现有理论。

6. 电话访问法

【答案】电话访问法是指调查员通过打电话的方式与被调查者联系,并在电话中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访问的方法。

电话访问的一般做法是:根据调查目的的要求设计好电话访问的问卷表,并将问卷表按照“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的格式录入计算机; 在系统中设计好随机抽取电话号码的计算机程序; 挑选和培训一组电话访问调查员,这是电话访问中十分关键的一环; 访问员实际开展电话访问。

电话访问法的主要优点如下:

(1)十分迅速;

(2)相对简便易行,也比较省钱,特别是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调查,电话访问的效果更好;

(3)十分便于对调查员进行监督和控制,它使得电话访问的质量比当面访问更容易得到保证。 电话访问法的不足如下:

(1)被调查者的选取及代表性方面的困难:

(2)调查的时间不能太长,通常情况下控制在10分钟以内比较合适。因此,访问时间的不充分性客观上制约了电话访问这种方式所收集的资料的广度和深度。

7. 构造效度

【答案】构造效度又称结构效度。它通过利用现有的理论或命题来考察当前测量工具或手段的效度。结构效度涉及一个理论的关系结构中其他概念(或变量)的测量。

8. 信度

【答案】信度即可靠性,它是指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即是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信度分为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折半信度三种基本类型。

二、论述题

9. 结合涂尔干的《自杀论》,谈谈你对实证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解。

【答案】(1)实证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①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研究看齐,应该对社会世界中的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要通过非常具体、非常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同时,这种研究过程还应该是可以重复的。

②实证主义是指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实证主义研究生方法的基本特征: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

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其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实证论者认为,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实证主义的目的是希望建立知识的客观性。

(2)实证主义社会学在方法论上的特征:

①它明确地规定了社会学理论及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辨的思维方式,使社会学摆脱了思辨哲学的羁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②它的理论原则具有强烈的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倾向,坚持统一的科学观,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它们都是一种“物”,故而遵从同样的科学法则。这样便混淆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别。

③在探讨“物”的规律时,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完全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特别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应用了类比的法则后,产生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知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进化论和机械论。

④重视经验和感性资料在社会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在方法论上恪守经验主义原则。

⑤强调价值中立性,要求在社会学研究中不作任何个人的价值判断,反对个人的情感介入,以保持严格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⑥强调对现实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强调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实践功能,把社会学看作“社会工程学”或“社会医学”,即强调社会学对现实社会的改造作用。

⑦重视对社会秩序、社会平衡和社会稳定性的研究,在政治和意识形态吟域内具有相当保守的价值取向。

⑧主张整体主义的方法论。整体主义方法论强调对社会性结构的研究,认为只有社会结构层次的事物才是重要的,个体行动只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涂尔干提出,社会虽然是由个体构成的,但社会事物又是客观独立存在的。社会事实是纯社会性的,它们不能还原为个体的总和。因此,个人现象不同于杜会现象,不能用对个体行为的解释取代对社会事物的解释。他主张必须从社会自身去对社会生活进行解释。

(3)结合《自杀论》分析:

在研究方法上,涂尔干的《自杀论》开创了现代科学的社会学研究的新纪元。是理论与经验

的首次圆满结合,是实证主义思想的首次完备体现,同时又是复杂统计分析技术的首次系统应用。

它促进了社会研究从单变量的描述性的研究转向多变量的解释性的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涂尔干反对内省法和历史的方法,提倡通过实验方法(共变法)来对社会现象作出解释,并首先将“多元分析法”引入社会学。涂尔干是社会学史上第一个通过对来自实际生活的资料进行体统整理、比较、计算、分析来建立社会学理论的社会学家,为如何利用统计资料、如何从经验现象中概括出理论认识提供了范例,即为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结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涂尔干的自杀理论属于开拓性研究,因此不能苛求其尽善尽美。但其开拓性的社会学研究思路和实证社会学诸多规范和理论都已成为现代社会学的基础,对社会学发展及分支学科的发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