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近些年来,利用不断发展的移动定位技术,人们收集了大量的移动轨迹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挖掘,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活动的规律和机制,并且在诸如城市规划、交通管理、信息传播、传染病控制等方面提供应用。本文利用北京市约12,000辆出租车的轨迹数据,研究了移动轨迹数据挖掘的问题,并且基于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开发了有助于人们出行的应用。首先,为了理解承载移动轨迹运行的道路系统的特性,本文对北京市的道路网络进行了拓扑建模和分析,比较了三种不同的道路网络模型的拓扑结构。同时,本文还研究了道路网络的拓扑结构对移动轨迹的影响,分析了出租车真实载客路径与最短路径的关系,以及轨迹经过频率与路段介数的关系。其次,本文利用出租车轨迹对城市人类移动性规律进行了分析挖掘。我们采用DBScan聚类算法对出租车的上客(下客)热点区域进行发现,并且通过定义一种衡量热点区域之间差异的指标,定量地讨论了热点区域的差异和变化情况。我们还对出租车的载客O-D进行了挖掘,构建了载客O-D流量图,分析了载客O-D的变化情况。我们提出了将复杂网络中用于社团发现的CNM算法应用在载客O-D流量图上,实现对城市区域的划分,提供了一种利用移动轨迹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联系的手段。此外,我们还对出租车的载客位移距离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北京市出租车的载客位移距离的分布是近似服从指数分布的。最后,本文还利用对出租车轨迹数据的挖掘,开发了一项进行打车推荐的应用。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非时齐泊松过程(NHPP)的打车等待时间估计模型,可以对不同路段在不同时段中的打车等待时间进行估计,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打车等待地点的推荐策略。基于上述模型,我们开发了一款帮助用户打车的Android移动应用TaxiWaiter,该应用可以实现打车等待时间的可视化和打车等待地点的推荐,为人们在打车等待地点的选择上提供了有意义的帮助信息,并有望最终节省用户的打车等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