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887无机化学Ⅱ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用三种方法鉴别下列各对物质。

(1)

(2)

(3)

(4)

【答案】各对化合物的鉴别方法可能有不止三种, 下面各给出三种鉴别方法做为参考。

(1)方法一:利用硫化物颜色的不同进行鉴别。

向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生成的是

,

有黑色沉淀生成的是

。所发生反应如下:

溶于NaOH

溶液而

能使溴水褪色,

溶液, 有橙色沉淀

方法二:

利用

NaOH 溶液。

的酸碱性进行鉴别。不溶于

方法三:利用两种盐的还原能力不同进行鉴别。褪色。

(2)方法一:

利用

不能使溴水

溶液进行鉴别。向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

, 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溶液并用乙酸调节溶液

近中性,

有黄色沉淀生成的是

方法二:利用氧化能力不同进行鉴别。向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KI 溶液并用稀硫酸酸化,

溶液变黄的是

。由于动力学因素,

稀的

不能将

氧化。

方法三:利用热分解产物特征进行鉴别。

将两种盐的固体分别与热,

有棕色气体生成的是

(熔融后

作用生成

) 。

固体混合后用煤气灯加

(3)方法一:利用碘水进行鉴别。将两种化合物与碘水作用,

能使碘水褪色的是

方法二:利用与

Ag

沉淀的是

作用的产物不同进行鉴别。两种盐的溶液分别与

沉淀的是

方法三:

利用溶液的酸碱性不同进行鉴别。

, 生成黄色

作用, 生成黑色

在水中只能发生水解反应, 溶液明显显碱

性;而在水中同时存在水解反应和作为酸的解离反应, 溶液显弱碱性。也可以用两种溶液的

溶液中加入少量强碱, 则溶液的pH 明显增大;

能够使酸性

褪色, 而

不能使酸性

溶液

缓冲作用的差别加以鉴别,

(4)方法一:

利用褪色。

方法二:

利用

对碱有缓冲作用, 加入少量强碱, 则溶液的pH 基本不变。

溶液进行鉴别。

溶液进行鉴别。

溶液将

还原生成黑色Ag 沉淀

,

气体生成;

而向

溶液与

溶液作用生成黄色沉淀

方法三:

利用强酸进行鉴别。向加入盐酸无变化。

2. 简述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的理论要点.

【答案】碰撞理论为:

溶液中加入盐酸,

有溶液中

①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先决条件, 碰撞频率越高, 反应速率越大.

②碰撞中能发生反应的一组分子首先具备足够的能量, 以克服分子无限接近时, 电子云之间的斥力. 从而导致分子中原子的重排, 即发生化学反应.

③能量是有效碰撞的一个必要条件, 但不充分, 只有当活化分子组中的各个分子采取合适的取向进行碰撞时, 反应才能发生.

④活化能:发生有效碰撞的最低能量.

3. 填充下表:

1

【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可得表2:

表2

4. 回答下列问题, 并说明理由。

(1)

在室温下(3)为什么

是气体, 而水是液体; 的酸性比

强?

(2)为什么碲和碘都可以形成高配位数的含氧酸, 而同一族的其他元素却不能?

【答案】(1)因为氧原子的电负性较大, 半径比硫原子小, 因此, 在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使水在同族氢化物中具有较高的熔沸点, 以致水在室温下是液体。

(2) 因为作为中心原子的碲和碘, 它们的体积是同族稳定元素中最大者,

另外它们形成的倾向较大,

能以激发态的

易解离出

杂化轨道形成配位数为6

的八面体结构, 所以

酸性比

强。

(3)由于硫的半径比氧大, 使H-S 键的键

小于H-0键的键

5. 用斯莱特规则讨论, Ti 的3d 轨道电子易失去或易参与成键, 而Ni 的3d 轨道电子难以失去或很难参与成键.

【答案】Ti

的电子排布式为

, 按斯莱特规则, 4s 电子受到的屏蔽常数为

则Ti 的4s 电子的能量为

Ti 的3d 电子受到的屏蔽常数为

则Ti 的3d 电子的能量为

Ni

的电子排布式为Ni 的4s 电子的能量为

Ni 的3d 电子受到的屏蔽常数为

Ni 的3d 电子的能量为

, 按斯莱特规则, 4s 电子受到的屏蔽常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