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887无机化学Ⅱ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时预言了一些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的存在, “类铝”就是其中之1941K , 沸点分别一.1879年, 门氏预言的“类铝”被发现. 当时他已知:Ca 与Ti 的熔点分别为1110K 、为1757K 、3560K , 密度分别为溶沸点和密度, 并与现代数据对比.
【答案】“类铝”的熔点=(1110+1941)K/2=1526K 沸点=(1757+3560)K/2=2659K 密度
=
钪的熔点是1814K , 沸点是3130K ,
密度是两者比较, “类铝”和钪的恪沸点和密度相近.
2. 若反应速率方程式具有如下形式
:二级反应和零级反应.
【答案】当m+n=l时为一级反应. 例如m=l, n=0或m=0, n=l; 当m+n=2时为二级反应. 例如
当m+n=0时为零级反应. 3.
的沸点是58.8℃, ICl 的沸点是97.4℃。请简要说明ICl
比【答案】ICl
和
均为分子晶体, 分子间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非极性分子, ICl 分子问有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而
大, 即ICl
分子间色散力比
分子间没分子间色散
第一, ICl 为极性分子
, 第二, ICl
分子比
的沸点高的原因。
. 试指出上式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为一级反应, 试预言在周期表中处于钙-钛之间的“类铝”
有取向力和诱导力, 只有色散力。
对称性低, ICl
分子变形性比
的沸点高。
力大。分子间作用力通常以色散力为主, 色散力越大, 熔沸点越高。
综合以上结果, ICl
比
4. 通过计算回答下述问题:
(1)在298 K
, (2)用
下生成水煤气的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值判断, 提高温度对生成水煤气反应是否有利?
(3)在下, 生成水煤气的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温度有多高?
, 如下所示:
【答案】(1)
已知下列物质的
则
即在(2)因为
,
反应气态分子总数增多,
故该反应的又因为
所以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右进行。
(3)
,
故
解得:
。
5.
将
白色固体A 加强热, 得到白色固体B(加热时直至B 的质量不再变化) 和无色气体. 将气
.
将该气体通入
饱和溶液中得到, 反应后, 得白
6. 试回答:
(1)将好?为什么?
下, 水煤气的生成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
体收集在450mL 的烧瓶中, 温度为25℃, 压力为
白色固体C. 如果将少量B 加入水中, 所得B 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 的水溶液被盐酸中和后, 经蒸发干燥得白色固体D. 用D 做焰色反应试验, 火焰为绿色. 如果B
的水溶液与
【答案】相关反应方程式:
色沉淀E , E 不溶于盐酸. 试确定A , B , C , D , E 各是什么物质, 并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
酸化后滴加KI 溶液或将KI
酸化后滴加溶液都可制备NO 。哪种制备方法更
(2)为什么能加快铜和硝酸反应的速率?
时,
为什么选用
与KI 反应。
而不用
?
(3)
由硝酸盐热分解制备【答案】(1)在酸性溶液中
, 若先将
(4)白磷与热碱液作用会产生剧毒气体。
酸化, 可能发生下列反应:
。因此, 应采用先将KI
酸化后再滴加
溶液的方法制备N0, 得到较
即NO
气体中混有纯的NO 。
(2)
对硝酸作氧化剂的反应有催化作用,
是因为
通过(3)
分解生成
起着传递电子的作用:
和Cu 交换电子, 使反应速率加快。
反应体系中加入亚硝酸盐促进
的反应。
生成, 而NaN03
热分解得到稳定的
热分解制备
而不生成
热分解有
的生成, 所以,
进一步
。
亚硝酸盐能加快Cu
和
的速率很慢。所以,
通常用
, 而不用
热分解制备
(4)白磷与热碱液作用发生歧化反应。
生成的
剧毒。从热力学角度看,
白磷在酸中、水中和碱中歧化反应的
都是负值, 但由于
动力学原因, 歧化只有在碱中才能进行。
7. 计算下列分子中氟原子上的部分电荷
.
【答案】(1)同核双原子分子中, 元素的电负性相同, 因而电荷平均分配. 其不带电,
所以中两氟原子所带电荷为零.
分子
(2)HF为极性分子, 其键矩不为零. 则根据电负性分数, 可得H 原子和F 原子上的部分电荷为
(3)CIF为极性分子, 其键矩也不为零. 则根据电负性分数, 可得Cl 原子和F 原子上的部分电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