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谈《绿野仙踪》的儒道思想

关键词:《绿野仙踪》,儒家思想,道教思想,儒道互补

  摘要


《绿野仙踪》是清代中叶一部很有创新精神的小说,它继承了前代小说的优秀成果,将神魔内容、历史内容、世情内容等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了内容的杂糅性与丰富性。本文试图从小说文本中体现出来的儒家思想、道教思想及“儒道互补”思想的角度来揭示出它的深层内涵。
除引言与结语部分外,文章主要分三个部分:
第1章,现实的“绿野”
这一部分主要是探讨《绿野仙踪》中体现出来的儒家思想。作者站在传统儒家思想的立场上,通过对自上而下的整个官僚机构腐败现状的描写,从社会政治方面来指斥时事,揭露“世相”;通过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传统伦常关系的变化和儒士文人思想、行为的表现,从人情世风方面来批判当时颓败的世态人情,儒家伦理道德的沦丧,揭示“世情”;借助作品中塑造的冷于冰和朱文炜的形象来寄托他用儒家传统思想救世的愿望。
第2章,虚幻的“仙踪”
这一部分主要谈《绿野仙踪》中表现出来的道教思想。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分析小说主人公冷于冰走上求仙访道之路的原因:一是仕途不得志,由仕进走向退守;二是老师和朋友的猝死,使他对生死的预期产生了恐惧,引起他对生命的思索,在当时现有的思想体系内,只有道教追求长生久视的思想与之相合,于是就由现世走向求仙。第二节主要从成仙考验、济世降妖两个大的方面来分析小说中体现的道教思想。成仙考验是指道教宗师或道教神仙常常设置种种世俗诱惑以考验求仙者的诚心,道心坚固者方能收为徒弟、度脱为神仙,这是道教重视修心炼性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在《绿野仙踪》中,济世降妖不仅仅是作为道教的救世婆心,而且也是作为修道者必须完成的功行出现的。冷于冰的济世不仅体现于降妖助人,更体现为度人升仙。
第3章,仙道世情两难抛
这部分重点分析《绿野仙踪》中体现出来的“儒道互补”思想。“儒道互补”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它源远流长,体现了中国思想的阴阳互动、刚柔相济的特点。“儒道互补”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取向,使他们可以适应顺境和逆境的转换,让他们的生命更富有弹性。在《绿野仙踪》中主要表现为“入世”与“出世”的圆融结合。冷于冰这位披着道袍的“儒士”穿梭于“绿野”上的人世与“仙踪”中的仙界,于人世与仙界两者穿梭转换相互交融中,冷于冰借助于道术来实现他的“曲线救国”之志,帮助跟他有着同样济世之志和高尚品格的朱文炜、林润等,成就他们的功名,并从他们的成功中体味到一种补偿式的精神满足。同时影射出作者“儒体道用”的最终创作意图,作品虽以“出世”为外在的框架,而“入世”才是其主题之根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