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816社会学研究方法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实验室实验

【答案】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室内进行的,相对严格的实验。实验室实验的主要优点是实验背景和变量都相对容易控制,实验环境可以较好地“封闭”,实验者能够比较清楚确切地观察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实验室实验的主要缺点是在实验内容上局限性比较大,即许多社会研究者感兴趣的内容常常无法在小小的实验室中人工地制造出来。同时,实验室实验的结果在推广性、普遍性和概括性上往往较差。

2. 问题的可行性

【答案】问题的可行性,是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问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在许多情况下,越是具有重要价值和创新性的研究问题,它所受到的主、客观限制往往也越多。主观限制是指研究者自身条件方面的限制。客观限制是指进行一项研究时受到的外在环境或条件的限制。

3. 区间估计

【答案】区间估计的实质就是在一定的可信度(置信度)下,用样本统计值的某个范围(置信区间)来估计总体的参数值。范围的大小反映的是这种估计的精确性问题,而可信度高低反映的则是这种估计的可靠性或把握性问题。区间估计中的可靠性或把握性是指用某个区间去估计总体参数时,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它可以这样来解释:如果从总体中重复抽样100次,有95次所抽样本的统计值的某个区间中都将包含总体的参数值,那么就说这个区间估计的可靠性为95%。

对于同一总体和同一抽样规模来说,所给区间的大小与作出这种估计所具有的把握性呈正比,即所估计的区间越大,则对这一估计成功的把握性也越大; 反之,则把握性越小。

区间的大小所体现的是估计的精确性问题,二者旱反比,即区间越大,精确程度越低; 区间越小,精确程度越高。

从精确性出发,要求所估计的区间越小越好; 但从把握性出发,义要求所估计的区间越大越好。因此,人们总是需要在这二者之间进行平衡和选择。

在社会统计分析中,常用的置信度分别为90%, 95%和99%,与它们所对应的允许误差(a )则分别为10%, 5%和1%。在计算中,置信度常用1-a 来表示。

4. 定比测量

【答案】定比测量又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定比测量除了具有上述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之

外,还具有一个绝对的零点(有实际意义的零点)。所以,它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是否有实际意义的零点(绝对零点)的存在,是定比测量与定距测量的唯一区别。

5. 研究方式

【答案】研究方式是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社会研究的具体方式通常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①调查研究; ②实验研究; ③实地研究; ④文献研究。其中,每一种方式都具备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语言,构成一项具体社会研究区别于其他社会研究的明显特征。同时,每一种方式可以独立地走完一项具体社会研究的全部过程。

二、思考与实践

6. 到图书馆熟悉和查找社会学方面文献资料的方式和方法。

【答案】文献回顾的过程通常包括三项主要的工作任务:

(1)查找相关的文献

社会研究最主要的文献来源通常包括三个部分:

①相关的著作;

②相关的论文;

③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档案材料。

(2)对文献进行选择

在选择阅读的文献时,可以考虑下列几个方面的因素:

①根据文献的相似性来选择。

文献中所研究的变量、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所使用的样本类型、所依据的理论框架与自己的研究越相似的越好,相似的方面越多的越好。

②根据发表的时间来选择。

这种选择近期研究的原则来源于科学的累积性质。一般来说,在其他方面的情况差不多时,时间越近的研究越有用。

③根据研究者在该领域中的学术影响以及是不是权威来选择。但是,最重要的实际上不是名声大小,而是其研究质量的高低。

(3)实际阅读和分析文献。

阅读文献时,应对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特别注意:

①每一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背景。即了解各个不同的研究分别是从哪一点出发的,它们各自的目标是什么。

②该研究的方法。

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式、抽样设计、样本特征、资料分析方法等等。

③该研究的主要结果。

包括它在讨论部分所提出的观点、所作的推论等等。

④自己对该研究的评价。

这一点十分重要。这种评价既包括你所认为的该研究的特点和独到之处,也应包括你所认为的该研究所存在的主要不足。特别是在方法上、研究效度或信度上的不足。

(具体例子略)

7. 试述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三者的特点及其关系。

【答案】(1)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的含义及特点

①探索性研究的含义及特点

a. 探索性研究的含义

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b.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

第一,探索性研究主要应用于研究者准备研究的问题或现象本身十分特殊、十分新鲜,且很少有人涉及时,或是研究者本人对打算研究的问题或现象不大熟悉、了解很少时。

第二,探索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所研究的问题或现象进行考察,达到对这一现象的初步了解,以及为更深入、更系统、更周密的研究提供指导和线索。

第三,探索性研究在方法上要求比较低且并不太严格,通常采用参与观察和无结构式访问等方法收集资料,其所研究的对象的规模通常都比较小。

第四,探索性研究从资料中所得出的各种结果主要用来“探测”某类现象或问题的基本范围、内容或特征,给人们一个大致的轮廓或印象; 用来“提示”深入研究这一现象或问题的可能途径; 用来尝试可用于这一现象或问题研究的合适的方法与工具。它难以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提供比较系统、比较肯定和比较满意的答案。

②描述性研究的含义及特点

a. 描述性研究的含义

描述性研究是一种对研究的总体或某种现象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进行描述的研究类型。它所关注的焦点通常不在于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分布,而在于回答这种分布是怎样的。也可以说,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特别是从杂乱的现象中描述出主要的规律和特征。

b. 描述性研究的特点

第一,描述性研究通常需要采取严格的随机抽样方法来选择研究对象,并且研究样本的规模要比探索性研究中的规模大得多。描述性研究在方法上表现在系统性、全面性和结构性上。

第二,描述性研究中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以封闭式问题为主,以自填、邮寄或结构式访问等方式进行的问卷调查。所得的资料必须经过统计处理(通常是在电子计算机的辅助下进行),得出以数量形式为主的各种结果,并要将这些结果和结论推论到总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