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普通心理学2004(附参考答案)年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2004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普通心理学
一、略
二、思考题(10*3)
1. 谈谈如何改善记忆?根据有关理论、概念加以说明
2. 有人说“中国人整体素质差”,你同意吗?说明理由
3. 人是有理性的,你认为如何?说明你的观点
三、论述题
论述人格测量的方法,并说明有关理论和其优缺点(20)
参考答案
2004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普通心理学
一、略
二、思考题(10*3)
1. 谈谈如何改善记忆?根据有关理论、概念加以说明。
答: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就是瞬时记忆,其中较多的是图象记忆和声像记忆。感觉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保持时间极短、记忆容量大、记忆痕迹容易衰退且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
短时记忆就是工作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具有保持时间很短、记忆容量一般在5—9个单位之间、信息可被意识到、信息通过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多数是言语听觉编码,容易遗忘。
长时记忆一般是指1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具有记忆容量无限、保持时间长的特点。长时记忆一般是有意识、有意义记忆,需要对识记材料进行加工编码语义以一定的网络模型存储,可以提取也出现遗忘。
改善记忆:加大感觉刺激的容量,特别是在图象和声音生动性方面,使更多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加强有意注意和有意义记忆的训练;记忆加工编码的策略的训练;加强复述,使更多信息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中;利用知识的网络模型记忆;及时复习,样式多样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减少遗忘。
2. 有人说“中国人整体素质差”,你同意吗?说明理由。
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谓人的素质是指:个人人格结构中可以经由后天教育或自我锻炼而改进的几个重要层面,这些层面不仅关涉到个人生活品质,而且会影响到个人社会生活的适应。至于个人经由天赋或遗传而得的特质,虽然也跟人的素质有关,但却不是个人的意志所能操控。人的素质可以概括为:自律的道德情操、适应性的认知及行为能力、追求卓越的动机、均衡的价值体系、统整的自我规约系统、豁达的人生观。
人类心理的演化: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人的天性和本能是人的素质基础。 道德是人的社会化进程的结果。修养和实践是人素质变化的途径。人格是人与社会交互作用发展的,受到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的整体素质评价:这个观点有些片面,应该辨证看待中国人的素质。一方面,应该看到有利和进步的方面。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等,具有共性和个性。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伦理与人文理性,其终极目的是培养民族精神,淳化代代人风,提高人的生命素质,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的心灵境界。不管我们现代的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不管我们从事的现代职业如何先进、精密,人性的培育,心灵境界的提扬,生命价值的实现,总是不可替代的。道德和素质不是同一概念。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诸多优秀人物事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