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832社会工作学综合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非正式组织

【答案】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与“正式组织”相对。典型的非正式组织,如单位内的同乡、同学,棋友、牌友、球友等形成的小圈子。非正式组织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等的限制,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但在其内部也会形成一些特定的关系结构,自然涌现出自己的“领导”,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非正式组织的划分,一般可以从“安全性”和“紧密度”两方面来考察。非正式组织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追求一种在正式组织内无法达到的感情需求的满足。

2. 全面质量管理

【答案】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包括:①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全部因素的管理; ②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工作全过程的管理; ③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 ④尽量做到一切用数据说话,重视资料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按客观规律办事。

3. 管理现代化

【答案】管理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是以现代管理意识为指导,以现代组织的民主化和法治化为载体,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对管理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找出它们的内在关系,实现信息化和最优化的管理模式。

4. 管理跨度

【答案】管理跨度亦称“管理幅度”,是一个主管人员或部门直接管辖的下属人员或部门的多少。一般而言,管理跨度影响管理者对下属的控制强度,影响组织分层的多少,影响信息沟通的速度或准确性,关系下属积极性的发挥。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管理跨度小型化、大型化和权变化三种观点:①传统观点认为,一名管理者管理的下属不应超过6名,只有这样才能施加严密的控制,才能避免由于下属人员的增加而带来的复杂关系。②主张管理跨度大型化的观点认为,这种结构可以使层次减少,有利于沟通; 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较少发生权利和责任的重叠,因而使冲突和推诿责任的现象较少发生; 可以使下属享有较充分的权力,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 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节约资金。③持权变观点的人们认为,管理跨度究竟多大为好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影响幅度的因素有:管理者和下属双方的能力; 管理工作的性质; 管理的标准化程度和下作的相似程度; 授权的程度; 管理者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等。

5. 教育需求

【答案】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它是制约教育供给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教育供给”相对。按照教育需求主体划分,教育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教育社会需求和教育个人需求。就社会而言,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对各类专门人才和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者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就个人和家庭而言,指个人和家庭为满足某种精神和物质需要,对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要求。前者由一定社会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是制定教育发展计划的依据。后者受个人精神充实的欲望、就业与收入的选择、家庭经济条件和对子女未来的期望等因素的影响,从宏观来看,亦受人口增长、人口结构变化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6.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

【答案】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是对教职工的智力、体力劳动能力所进行的科学、合理的发掘、组织和使用,为充分实现学校目标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

7. 科层制

【答案】科层制又称“官僚体制”。它是指像政府机关那样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的组织模式。科层理论是由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思·韦伯(MaxWeber )博士提出来的。在西方,官僚体制是与同僚体制相对应的一个名词,并非贬义。科层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①职位分类②权力分层③法定资格④委其责任⑤遵纪守法⑤理性关系⑦固定工资它既反映了工业革一命对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法制社会的必然结果。这种以责任制为基础,以权力为核心的理性组织的权威性对提高行政组织的工作效率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简答题

8. 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其实施环节中不同于一般管理过程之处是什么?

【答案】目标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方法,它以组织的总目标为中心,运用系统方法建立分层的目标体系,通过分权调动被管理者的能动性,从而有效地完成组织任务。

(1)目标管理的特点

①面向未来

目标具有未来指向性,目标管理是领导者引导被管理者共同努力追求未来新成果的组织行为,因此实施过程中十分注意目标决策的正确、先进与可行。目标管理是具有发展性、创新性的管理,不是保守的管理。

②系统性的管理

在这一管理方式中,目标是全部组织活动的中心,根据它来安排和指导工作、确定工作重点,并以它的实现程度衡量组织功能的优劣。同时,目标动员所有组织成员参加管理,各成员都要承担职责内的分目标实现的任务,使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对总目标应承担的义务,增强了整体观念,

保证了整体目标的实现。

③重视成果的管理

重视成果是指在衡量甸个部门与个人的工作时,以对实现目标所做的贡献为标准,而不是空洞的言辞或无效的劳动。重视成果,有利于克服懒汉作风、虚假风气,可以起到促先进,督后进的作用。

④重视人的管理

目标管理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规定必须引导所有组织成员都参加管理。它的特点之一是使参与管理的原则操作化,在制定目标、执行目标和检查目标执行情况等各个环节都规定了一般组织成员参与管理的具体办法,非常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2)目标管理在实施环节中不同于一般管理过程之处

目标管理过程指目标管理实行的活动程序。它与一般管理模式一样,也包含了计划、执行、检查等几个基本环节,所不同的是在各个阶段都更多地贯穿着民主和科学的色彩。

9. 当代学校建筑的价值追求有哪些新发展?

【答案】在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中,学校建筑的原始使用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应高度重视学校建筑教育和文化方面价值的新发展:

(1)当代学校建筑对师生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激发功能得到提升,对学校教育活动变革的影响日益明显。当代学校建筑设计中提前考虑到未来课程的发展,教室数量和规格上留有一定的余地,甚至出现开放空间教室,这就不仅给教育活动以宽阔空间,更给教师和管理者心理上留下了创造的空间,新教育观念和新经验可以更顺畅地获得“准入权”。

(2)学校建筑日益成为新的社会观念的传播工具。现实中,学校的管理者和建筑专家合作,接受和实践着新的社会观念,而新的建筑设计反过来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和社会理想。

(3)学校建筑传承、宣传、创新文化的功能日益明显,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它把历史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美的因素都浇注和雕刻在外形、结构和材料之中,不断地影响着学生和教师。

因此,在规划和设计学校建筑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影响,力求使学校建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和暗示。

10.对教育管理理论发生重大影响的管理流派有哪几个?

【答案】有四个管理流派的理论对教育管理理论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分别是:

(1)“科学管理”理论

以泰勒为代表人物。

科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人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合理的日工作量标准; 采取标准化管理; 必须对工人进行岗位培训,为了鼓励工人打破定额,建立岗位标兵制度和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