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634教育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 其指导思想和特点为何?

【答案】(1)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组织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2)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

①企业或其他任何组织存在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服务对象做贡献,满足其需求;

②从整体出发把握质量;

③质量管理要以预防为主,把问题消灭在工作开始之前或过程之中:

④质量管理必须科学化;

⑤通过组织落实实现质量保障。

(3)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①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全部因素的管理;

②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工作全过程的管理;

③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

④尽量做到一切用数据说话,重视资料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按客观规律办事。

2. 如何有效利用教育行政信息?

【答案】从信息论的理论角度来说,教育行政活动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输入信息、指令信息、反馈信息和评价信息的循环流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利用教育行政信息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输入信息的广泛性

教育行政机关要保证其计划与决策的质量,必须获取大量的信息,只有大量的占有相关的教育行政信息,教育行政机关才能正确地把握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估计教育工作的现状,为教育事业发展的计划与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因此,教育行政机关占有各方面人量的信息,对于其做出正确的计划与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2)注意指令信息的方向性

指令一般指用肯定语言对管理对象通知和下指示。计划决策是教育行政机关发布指令信息的主要来源,而计划决策是教育行政机关管理教育的起始环节,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教育上作的方向和希望达到的口标。因此,要保证教育行政的效能,就必须重视计划决策的方向性。计划决策有

了正确方向,教育管理工作及各项教育事业就会沿着正确方向顺利发展。

(3)注意反馈信息的可靠性

反馈信息在教育行政活动中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教育行政机关只有及时地、经常地从自己所属的管理层和执行层得到反馈信息,才能实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保证在实施过程中对计划决策进行及时的调整。要允分发挥反馈信息在管理中的功能,必须注意它的可靠性。要使反馈信息具有可靠性,首先,要重视通过正式渠道得来的反馈信息,即注意通过教育行政部门与各学校之间固定的信息传递通道得来的反馈信息; 其次,要注意通过非正式通道来获取信息。

(4)注意评价信息的准确性

教育行政活动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要使每一过程的循环都在一个新的水平上进行,就要对前一过程进行检查总结,对教育行政活动进行准确的评价。要掌握准确的评价信息,关键是要掌握全面情祝,在此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做出恰如其分的总结与评价。

教育行政信息的有效利用除了注重信息本身的因素以外,还要注意利用现代信息的网络技术,以使信息的来源更广泛、更迅速,使信息的处理更快捷、更有效。

3. 简述教育督导的基本原则。

【答案】教育督导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l )导向性原则

坚持导向性原则,就是要在督导指导思想、指标设定、权重分配等方面,引导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依法督导原则

贯彻依法督导原则,就是要求督导人员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作为督导工作的依据,把督导过程作为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有关重大政策贯彻落实的过程。

(3)科学性原则

贯彻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求督导人员以科学的精神、态度和方法从事督导工作,制定周密的督导工作计划,运用系统调查和现代的科学方法与手段,以客观事实和确凿的数据为凭据,确保教育督导工作的实效性与科学性。

(4)民主性原则

贯彻民主性原则,就是要求在督导工作中要相信、尊重、依靠督导刘象,倾听他们的意见,关心他们的疾苦,为他们服务,从而调动他们的上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督导工作中的作用。

4. 如何理解学校组织的性质? 根据这种性质你认为对学校组织的管理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学校组织的性质

学校组织的权力结构是行政、学术二元化结构。各级学校的学术层次越高,二元化的特征越明显。这种特征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学术组织的力量,强化民主机制,但也可能导致行政组织与学

术组织的矛盾和冲突,可能削弱对必要的制度与纪律的建设。

(2)学校组织建设的原则

①精兵简政,与学校目标、任务相一致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学校组织机构和工作岗位的设置,必须以提高效能和效率为指导思想,坚持因事设岗,组织建设围绕学校目标和任务进行,不设冗员。贯彻这一原则,应该做到:

a. 对校内机构和职位的设置一定要进行科学论证,以追求效能和效率为目标。

b. 打破狭隘的专业分工观念,坚持各岗位人员满工作量,以此确定人员总体编制,以此为基础,倡导工作人员一专多能,最终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高工资”的组织建设目标

②统一领导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学校工作中,只能有一个指挥中心,每个下属只接受一个直接上级的领导并且对他负责,管理者不可越级指挥。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a. 正确处理校内的党政关系,在中小学落实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确立校长行政指挥中心的地位。

b. 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关系,保证指挥到位。 c. 领导者要敢于授权,善于授权,避免工作中越姐代厄。

③分工协作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学校组织建设中要根据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进行专业分工,规模较大的学校要建立专业部门开展专门领域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但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使各个专业部门和人员分工不分家,彼此互相合作,紧密配合,以组织的内在联系保证上作有系统地进行。贯彻这一原则的时候要注意做到:

a. 依法治校,将各个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办作关系以制度形式明确加以规定,不留缺口。对完成新设任务的部门,尤其要仔细研究其协作关系。

b. 学校在考虑各部门合理利益的同时,要对片面追求部门利益的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部门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定期轮换岗位,是削弱这种倾向的手段之一。

④职、责、权相一致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任何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应严格承担起与其职务相一致的责任,履行其应尽的义务,并享有完成职责所必需的权利。贯彻这一原则必须做到:

a. 规范地建立岗位责任制,以文件形式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质量要求,确定管理者应向其提供的各种条件,并规定完成或没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所给予的奖励或惩罚。

b. 建立双向监督机制,既监督工作人员尽责情况,也监督领导者保障工作人员合法权利的情况。

⑤建立监督机制,促进民主管理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为f 保障学校重大决策的科学准确和防止领导干部读职、腐败现象的产生,应尊重教职工参与管理的民主权利,从组织和制度上加以保证。贯彻这一原则时应做到:

a. 实现组织落实,切实建设好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等组织,不仅应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