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硕]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党报社论拥有重要地位和权威性原因是什么?
【答案】应当指出,革命导师毛泽东曾对社论工作做出过重要贡献。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不仅亲自过问和审阅中央党报和新华社的重要社论,而且还为其撰写了大量的精辟的重要社论,起到了积极地宣传政策、引导舆论的重大作用。党中央和毛泽东本人对报纸社论高度重视,并揭示了社论在宣传和传播事业中的独特的引导舆论的功能及其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党报社论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权威性,是因为:
(1)社论是代表编辑部发言的,对执政的共产党的机关报来说,它更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同级党委。直接表达党的观点和意图,传达党委和政府的声音。社论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结合实际,阐明政策,作出号召,引导舆论,指导实践,因而有较强的政策性。有的重要社论直接由党和政府的领导人执笔,也就更显示它的权威性。
(2)社论的内容一般是针对当前的重大事件、重大典型、重大问题或重大节日纪念,表明报刊编辑部的立场、态度和意见,必要时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措施,指明任务和方向,因而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高度的指导性。有的重要社论实际上成了党的重要文献。
(3)党的领导干部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的社论,已经成为我国新闻工作的光辉传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他们的长期革命实践中,都曾为报刊、通讯社写过、主持过或审阅过大量的重要社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逐步形成了党报重视社论的优良传统,由此而大大增强了我国党的报刊社论的威望和权威性。
2. 新闻评论如何解决冗长的问题?
【答案】(1)更新认识,清除思想障碍
相当一部分从事评论写作和编辑的同志认为搞评论必须“上下左右、四面出击”,主流、支流、正面、反面不可遗漏,以防片面性带来的风险,这样的文章短不了。另外,一些人认为“小评论”登不了大雅之堂,长文章才有分量。只有改变这类观点看法,才能从思想上为解决新闻评论冗长的问题扫清障碍。
(2)提高评论写作的能力和水平,选题取材都要适当
新闻评论冗长还有写作业务方面的原因,即能力、水平方面的问题,它在具体写作过程中直接制约着评论的长短。例如,题目太泛太大,就常常导致文章的泛泛而论。像《论教育》、《群众路线万岁》、《社会主义就是好》等容量太大,捉摸不定,文章易于冗长。又如,取材“口子”
过大,企求在一篇评论里解决好多问题,不善于奇峰突起,集中谈清楚某一个问题,这同样是某些评论篇幅拉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编辑应加强把关和修改环节
粗制滥造、缺乏锤炼等都是造成文章冗长的重要方面。有时需要评述重大题材或重大问题,篇幅长点也必要。但即使必须写长文章,也要遵守经济的原则,“有话即长,无话则短”。
3. 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及编后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及编后为按语的三种表现形式,其各自特点如下:(1)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其基本特点包括以下方面:①行文提纲掣领,文字简明扼要,不必复述所依附的报道或文稿的内容,只需直接提出编者的看法和观点; ②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不署名,也不拟制标题; ③应用:依托报道配写一篇文前按语。(2)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其基本特点包括以下方面:①与所依附的报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融合,编者可以直接评价、分析文中的内容和提法,议论的针对性很②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随时评点,使用方便,运用灵活,有助避免传播中的副作用; ③文字简练、鲜明泼辣,与上下文衔接自然,便于阅读,易于理解,适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和接受与理解。(3)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其基本特点包括以下方面:①编后在发表形式上与前两种按语不同,它位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结构更为完善,可以有标题,也可以署名;
②编后在写作要求上与前两种按语有所不同,写法上更接近随感短评,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也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③编后在功能上与前两种按语的侧重点不同:文前按语冠于文首,大多起强调、提示的作用; 文中按语穿插于字里行间,大多起注释、点拨的作用; 编后置于文末,大多起引申、生发的作用;
④编后在运用上比前两种按语灵活多样,不仅可以配合新闻报道或文稿,图片、图表、漫画等也可以配写编后。
4. 评论工作者为何要力求具肩一杂家的知识涵养?
【答案】评论评论者要力求具有杂家的知识涵养,原因如下:
(1)眼界开阔,知识渊博,是一个评论工作者必备的素养。评论文章本身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构成件。评论的严密论证需要有逻辑知识; 评论的巧妙构思需要有文学知识; 评论语言的准确生动需要有语法修辞知识; 评论的精辟论述、典故运用、背景穿插更离不开历史知识等。
(2)具有丰富知识的评论员比只有浅陋知识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会有更多的生发、激情和文采,写出的评论文章也就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3)新闻评论涉及各行各业、各类问题,要求评论工作者对文、史、哲、经、法、教、科专门知识都懂一点,要成为一个杂家,知识储备多多益善。
(4)当今,世界信息浪潮汹涌激荡,高新技术蓬勃发展。我国已经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形势喜人又逼人。在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评沦工作者一定要下决心学点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
识和经济管理知识,要尽可能了解一点不熟悉的新事物、新知识,不仅要懂政治经济学,还要懂一点部门经济学、现代管理学。
(5)知识贵在日积月累。“不积畦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平时无论看书、看报、看杂志,手要勤,看到新鲜有用的知识,随时记下,一定时期再作归纳整理。
5. 试分析一下《生命的尊严高于一切》这篇新闻时评具备哪些特征?
生命的尊严高于一切
一名孕妇难产,其丈夫竟然拒绝在剖腹产手术单上签字。北京朝阳医院在抢救了3个小时后,宣布孕妇死亡。日前,孕妇的母亲准备起诉其女婿。由此,引发了一场沸沸扬扬的争论。
悲剧发生后,人们都在追问:究竟是谁让两条生命陨落? 从法律上看,医院“不签字不手术”的做法没有过错。当医生明确告知了可能发生的风险后,患者家属依然拒绝签字,医生只能尊重患者的选择权。但是,从伦理上看,医生尽管遵守了制度,但却眼睁睁看着生命凋亡,其做法显得冷酷无情。
在现实中,法理和伦理发生冲突并不罕见,即合法的不合理,合理的不合法。今年4月,内蒙古包头市某村就发生过类似的悲剧:一名产妇在手术台上急需输血,可医院却没有血库,家属提出自己献血应急,但医院却以“私自采血违反制度”为由,拒绝了家属的请求,产妇最终死于大出血。
其实,任何制度都是不完美的。但是,在制度与生命之间,我们必须坚守一条底线:生命尊严高于一切。我们应当将制度的价值指向以生命为本的理念上,而不是用在规避风险上。任何法律制度的执行,都不能以漠视乃至牺牲生命为代价。否则,就背离了法律制度的初衷。
在手术签字力一面,各国的制度不尽相同。在美国,遇到紧急救治时,病人的手术决定权掌握在医生手里。3个以上主治医生会诊,就可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手术。医生会诊后,只需把病人的病情和急救措施告知家属即可。如果在紧急情况下,因家属不同意手术,最终导致患者失去生命,医院将负连带责任。即使病人的家属不起诉医院,美国联邦政府也会对医院提起公诉,追究医院责任。
在我国,“手术签字”是法律规定的。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执行者是否可以赋予制度更人性化的内涵? 例如,当患者无法作出理性选择时,医生可以代为作出最优选择,而不应让制度束缚住手脚。因为制度是冷的,而血是热的,人的尊严不能葡甸在制度的脚下。只有让人的尊严挺立,制度才更有生命的温度。
尊重生命,是医生的第一道德。因为医学不是一门纯技术,而是人类情感的延伸。技术与人文是医学的两翼,没有技术,医学没有躯干; 没有人文,医学没有灵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医生见死小救,都是有悖医学人文精神的。
当然,医学也是一门探索科学,而探索则意味着风险。在生死边缘,如何让医生作出最利于患者的选择,而不是最利于法庭举证的选择,这不仅取决于医生自己,还取决于社会大环境。如果医患互信,医生往往不惜代价,挺而走险; 如果医患互疑,医生则过度防卫,不愿冒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