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大学0205国民经济学综合之货币银行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租赁信用

【答案】租赁信用是指租赁公司或其他出租者将其租赁物的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并在租期内收取租金、到期收回租赁物的一种信用形式。现代租赁主要有经营性租赁、融资性租赁和服务租赁。

经营性租赁是指出租人将自己经营的设备或用品出租的租赁形式,目的在于对设备的使用。租赁公司常常要承担经常维修管理的责任,还要承担设备提前淘汰的风险,其租费率较高。租期期满后,租赁物由出租人收回,承租人没有购买的权利。

融资性租赁是出租人按承租人的要求购买租赁物,然后再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租赁形式。在租期内,出租人以租金形式收回对出租物的全部投资,并实现利润。在租赁期满后,承租人可以选择续租、退租或购买,选择购买时,出租人可以把租赁物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人。而在租赁期内租赁双方不得中止或取消合同。由于这种租赁具有对承租人融资的性质,因此称为融资性租赁。

服务租赁,又称维修租赁。出租人负责租赁物的保养、维修、配件供应以及培训技术人员等项服务。

2. 商业银行

【答案】商业银行指利用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经营多种金融资产业务,并在负债资产业务中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追求最大利润,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己经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是全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并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和调节经济五项功能。

二、简答题

3. 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1)货币划分层次的定义

所谓货币的层次划分,是指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将现实流通中各种信用货币形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随着货币信用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浪潮,创造出大量新的金融工具,许多新的金融工具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货币性”,有的能够直接作为货币发挥作用,有的略加转化就能发挥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职能,从而使流通中信用货帀形式和金融工具更趋多样化。但不同形式的货币或具有某种货币职能的金融工具,其“货币性”是有差别的。各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了使货币供给的计量和调控有较为科学的口径,对货币供给量的

管理和调控更有效,就需要对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进行分类,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2)货币划分层次的依据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对货币供给口径层次的具体划分有许多不同观点,但都一致认为应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所谓“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够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使持有人不蒙受损失的能力。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就越强。而现实购买力强弱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对商品流通和其他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例如现金具有直接的现实购买力,影响程度就较强;需要进行一定转化才能发挥货币职能的定期存款,影响较弱。因此,按照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是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订和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

(3)我国货币的划分层次

我国的货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M 0=流通中现金

M 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 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 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其中,M 1为狭义货币供应量;M 2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 3为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4. 请简要分析回购协议的交易原理及特点。

【答案】(1)回购协议的交易原理

回购协议实际上是一种以证券为担保品的短期资金融通。其具体操作是,在货币市场上买卖证券的同时签订一个协议,由卖方承诺在日后将证券如数买回,买方保证在日后将买入的证券回售给卖方。这一交易将一种现货买卖和远期交易相结合,达到融通资金的目的。

回购协议是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不付利息的一种变通性对策。当企业出现暂时闲置资金时,存在银行是没有利息的。为了把这笔资金吸引到银行,银行可以与企业签订协议,向企业出售证券,并同意在次日或在企业运用这笔资金时,按原价买回证券,另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这样,企业可以获得报酬,等于银行变相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回购协议虽然表现为买卖证券的形式,但买卖价格却与真正买卖证券的价格脱离,一般低于市价。实际上是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

(2)回购协议的特点

①回购协议的对象一般都是国债,因此这种担保品一般无论是流动性还是收益都是很有保证的,如果到期银行或券商不能赎回这些债券,融资方可以将这些债券进行转让,所以这种融资方式的风险性是很低的。

②借贷时间短,回购协议的交易时间一般只有几天或者几个月,借贷时间很短。

③回购协议的出售方多是银行和证券商,用于获得短期融资,而购买方是一些大企业,利用闲置资金获得收益,应该说这是银行的一项熏要负债业务。

④回购协议的单笔交易数额巨大,利率相对其他融资方式较高,是属于一个批发金融市场,所以利率的微小变化,其放大效应将会非常明显。

5. 你认为“物价稳中有降”是不是理想的经济状态?为什么?

【答案】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情况形成的机制如何。

(1)如果是伴随着经济增长率上升的物价下降,则能使社会经济在安定的环境中以一个恰当的速度増长。如物价下降是由于良性的市场价格竞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国际市场低价商品的冲击等因素造成的,则有利于经济的健康成长。

(2)如是经济衰退型的物价下降,则对经济增长的威胁作用十分明显。其危害表现在: ①货币购买力提高,消费推迟,抑制总需求,商业萎缩,进而影响就业增长,形成工资下降压力,进入通货紧缩螺旋,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萧条。

②实际利率上升,投资成本变得昂贵,投资减少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的下降,可能形成衰退。 ③债务人负担增加,使银行不良资产比率上升,银行惜贷,导致信贷供给和需求的萎缩,可能会引发银行业的危机。

④通货紧缩还严重制约了货币政策的实施。

三、论述题

6. 简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答案】在金银双本位制下,金银两种货币按国家规定的法定比例流通,结果官方的金银比价与市场自发金银比价平行存在。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相背离,从而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所谓“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所谓“劣币”)则充斥市场,即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

7.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大致构成如何?

【答案】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的项目分资产和负债两大类,其中资产以金证券、特别提款权和有价证券项目为最主要的项目,负债则主要是联邦储备券和存款。资产还包括贴现及放款,主要是指对商业银行再贴现和放款的数额,以及待收款、房屋、设备等其他资产。金证券是由财政部发行的,是财政部购买和持有黄金时所供应的资产额;特别提款权是国际储备资产之一;有价证券项目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结果,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信贷的最主要手段。

我国中央银行的负债主要是存款和流通中的通货,我国中央银行的资产主要是对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四、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