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802经济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从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答案】价格—消费曲线是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如图(a )所示,从价格一消费曲线的推导可以看出,价格一消费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商品1的价格与商品1的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是:在均衡点E 1处,商品1的价格为P 1,则商品1的需求量为X 1。在均衡点E 2处,商品1的价格由P 1下降为P 1,则商品1的需求量由X 1
2232
311211增加为X 1。在均衡点E 3处,商品1的价格进一步由P 1下降为P 1,则商品1的需求量由X 1再增加为X 1。根据商品1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个P 1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
上的X 1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一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图(b )中的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在图(b )中,横轴表示商品1的数量X 1,纵轴表示商品1的价格P 1。图(b )中需求曲线X 1=f(P 1)上的a , b 和c 点分别和图(a )中的价格一消费曲线上的均衡点E 1, E 2和E 3相对应。
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
2. 为什么要反垄断? 对垄断的公共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案】(1)反垄断的原因
因为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垄断利润是不公平的,所以必须要反垄断。
图中,横轴表示厂商产量,纵轴表示价格,曲线D 和MR 分别表示厂商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再假定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且固定不变,由直线MC=AC表示。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厂商产量定在Q 2,价格为P 2,它高于边际成本,说明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这时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所支付的数量(价格)超过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边际成本)。显然,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应增加到Q 1,价格应降到月,这时P=MC。然而,垄断决定的产量和价格只能是Q 2和P 2。如果产量和价格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Q 1和价格P 1
,消费者剩余是ΔFP 1H 的面积,而当垄断者把价格提高到P 2时,消费者剩余只有ΔFP 2G 的面积,所减少的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图P 1P 2GI 所表示的面积)转化为垄断者的利润,另一部分(ΔGIH 所表示的面积)就是山垄断所引起的社会福利的纯损失,它表示由于垄断造成的低效率带来的损失。
垄断和低效率
(2)对垄断的公共政策
①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一般根据反垄断法来执行。行业的重新组合的基本思路是把一个垄断的行业重新组
合成包含许多厂商的行业。采取的手段可以是分解原有的厂商,或扫除进入垄断行业的障碍。制止垄断行为可以借助于行政命令、经济处罚或法律制裁等手段。
②行业的管制主要是对那些不适合过度竞争的垄断行业,如航空航天、供水等行业所采取的补救措施。政府往往在保留垄断的条件下,对垄断行业施行价格控制,或价格和产量的双重控制、税收或津贴以及国家直接经营等管治措施。由于政府经营的目的不在于最大利润,所以可以按照边际成本或者平均成本定价,以便部分地解决垄断所产生的产量低和价格高的低效率问题。
③管制自然垄断的做法还可以采用为垄断厂商规定一个接近于“竞争的”或“公正的”资本回报率,它相当于等量的资本在相似技术、相似风险条件下所能得到的平均市场报酬。由于资本回报率被控制在平均水平,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垄断厂商的价格和利润。
3. 假如一个经济原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如果某种原因使商品X 的市场供给S X 增加,那么: (l )在商品X 的市场上,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会有什么变化?
(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
(3)收入的分配会有什么变化?
【答案】(1)如果商品X 的市场供给S X 增加,则其价格P X 下降,需求量Q X 增加。根据一般均衡理论,商品X 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会对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产生影响。由于商品x 的价格下降, 人们会提高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降低对其替代品的需求,互补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上升,而替代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下降。
(2)在商品市场中的上述变化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因为它导致了生产商品X 和其互补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进而又引起了生产商品X 和其互补品的要素价格及数量的上升。同时,它又导致商品X 的替代品的需求下降,进而又引起了生产商品X 的替代品的要素价格和数量下降。这些变化被替代品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削弱。
(3)由于以上所述的变化,不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及收入的分配也发生变化。商品X 及其互补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增加,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商品X 的替代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减少,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些变化转而又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包括商品X 在内的所有最终商品的需求。这样,所有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都受到影响。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所有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又同时重新稳定,整个经济又一次达到一般均衡状态。
4. 用序数效用理论说明消费者均衡。
【答案】(1)序数效用论是指用人们对某种商品主观评价的先后顺序或优劣对比来表示与分析效用的理论。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用来表示个人偏好的,但个人偏好是心理的活动,是对商品的主观评价,因此效用的量在理论上、概念上和实际上是不可计量的,只能根据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将它们排列为第一、第二、第三等顺序,而不能用基数一、二来表示。
(2)序数效用论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将无差异曲线作为分析工具。此外,序数效用论又提出了预算线。预算线表明,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可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全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