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货币政策效果与IS 和LM 曲线斜率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答案】货币政策效果是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从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根据IS-LM 模型,变动货币供应量会导致LM 曲线平移,从而与IS 曲线形成新的均衡点。前后均衡收入的变化取决于IS 曲线和LM 曲线的形状,即取决于曲线的斜率。

(1)在LM 曲线不变时,IS 曲坦,即曲线斜率越小,LM 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即货币政策效果越好; 反之,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差。

这是因为IS 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投资的利率系数d , IS 曲线越平坦意味着d 值较大,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较明显。当LM 曲线由于货币政策而移动使得利率变化时,d 值较大会导致投资需求变化很多,从而国民收入也会有较明显的变化,也即货币政策效果较好。

(2)在IS 曲线不变时,LM 曲线越平坦,即曲线斜率越小,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

这是因为,当LM 曲线较平坦即斜率较小时,意味着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 较大,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当货币供给量变化引起利率变动时,较小的利率变动就能够产生较多的货币需求变动,从而使货币市场重新均衡。也就是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利率影响很小,从而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也即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差。

2. 简述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三个基本因素及其主要政策主张。

【答案】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基础之上的,而其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则是以其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为前提的。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陷阱。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按照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曲线是以递减的速率单调上升,因此消费的增加存在一个上限,存在一个极大值。当消费达到极大值时,如何增加可支配收入,消费都不会进一步增加。如果达到极大值时的消费不能实现充分就业,那说明消费是不足的。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是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投资的收益率(资本的边际效率)低,投

资者不投资或少投资,这样经济更加萧条,投资的收益率(资本的边际效率)更低,投资更少……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后果是:投资的增加存在一个上限,存在一个极大值,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

(3)流动性陷阱

利率:的下降有一个下限,达到下限时,无论如何增加货币供给,都将转化为人们于中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对:不再产生影响。由此可见,货币的价格; 也存在刚性,货币政策会失效。一大

,总需求是小足心理规律结合在一起,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消费和投资的小足(不可能无限增加)

的,必然小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必不可少,并且主要手段是运用财政政策,所以凯恩斯主义被认为是财政主义。

二、计算题

3. 假设一国的菲利普斯曲线为,自然失业率U*为5%,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为适应性预期,中央银行对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目标为2%。

(1)如果当前的通货膨胀率为5%,那么中央银行为实现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目标,将引起的失业率是多少?

(2)如果中央银行在次年继续保持2%的通货膨胀目标,那么失业率将是多少?

(3)根据奥肯定律,计算降低通货膨胀的产出牺牲率。

(4)如果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为理性预期,那么产出牺牲率为多少?

【答案】(1)由于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为适应性预期,所以

代入菲利普斯曲线可得:

求解得失业率为u=6%。即如果当前的通货膨胀率为5%,那么中央银行为实现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目标,将引起的失业率是6%。

(2)如果中央银行在次年继续保持2%的通货膨胀目标,即有

线可得:

求解得失业率为:u=u*=5%,即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3)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 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根据(1)中计算可得,降低3个百分点的通货膨胀率,将使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因此实际GDP 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所以牺牲率为:2%÷3=0.67%。

(4)理性预期表明

。,代入菲利普斯曲,因而u=u*,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化,失业率一直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即失业率恒定不变,从而产出不变,因此牺牲率为0。

4. 假定在某一时期,资本的增长率管为4%,劳动的增长率等为2%,实际产出的增长率等为5%,由统计资料得知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β为0.3,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α为0.70。

(1)计算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2)假定一项减少预算赤字的政策使投资增加,资本的增长率上升1%,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多少?

(3)假定实行一项减税政策使劳动供给增长1%,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又将如何变动?

【答案】(1)根据经济增长核算方程,可求得全要素增长率为:

将己知参数代入得:

即全要素增长率为2.4%。

(2)若资本的增长率上升l%,则新的资本增长率

程得:

即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

代入经济增长核算方。代入经济增长核算方(3)若劳动的增长率上升1%,则新的劳动增长率为

程得:

即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5.7%-5%=0.7%。

三、论述题

5. 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有何区别?

【答案】预期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私人经济主体在对当前的行动做出决定之前,对将来的经济形势或经济变量(主要指价格波动)所作的预测。预期分为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

(1)适应性预期是指根据以前的预期误差来修正以后预期的方式。“适应性预期”这一术语由菲利普·卡甘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篇讨论恶性通货膨胀的文章中提出。由于它比较适用于当时一的经济形势,因而很快在宏观经济学中得到了应用。适应性预期模型中的预期变量依赖于该变量的历史信息。

适应性预期在物价较为稳定的时期能较好地反映经济现实,西方国家的经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好如此,因此适应性预期非常广泛地流行起来了。适应性预期后来受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判,认为‘已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适应性预期的权数分布是既定的几何级数,没有利用与被测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对经济预期方程的确定基本上是随意的,没有合理的经济解释。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