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20西方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有何影响?

【答案】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 曲线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从IS-LM 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1)IS 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如图(a )和〔b )所示,在LM 曲线不变时,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 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 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反之,IS 曲线越平坦,则IS 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图 IS 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2)LM 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如图所示,在IS 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 曲线的斜率不同而不同。LM 曲线的斜率越大,即LM 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 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 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图 LM 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2. 形成自然失业率的原因有哪些? 你认为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影响自然失业率的因素有哪些? 可采取哪些措施来加以解决?

【答案】(1)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形成自然失业率的原因在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如劳动力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愿望、现有下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

(2)自然失业主要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指,由于信息的不畅达或者获得信息花费的成本较高,处于寻找工作状态中的人。结构性失业指,由于产业部门结构调整引起的失业。对于我国来说,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信息的发达程度、交通运输状况、个人心理(如频繁跳槽、对外地打工的不偏好等)、户籍制度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都是影响自然失业率的可能因素。

(3)为降低自然失业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搭建就业信息公众服务平台。即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形成集就业登记、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社保关系转移等为一体的公众信息服务网络。将信息系统向有条件的社区和乡镇延伸,提供劳动保障的个人信息查询。利用现代信息及网络技术,加大网络就业信息系统的建设。

②加强就业服务载体建设。加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就业训练中心等就业服务机构的建设,为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失业的公民提供职业培训,减少结构性失业。

③推进户籍改革,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计算题

3. 假定货币供给量用M 表示,价格水平用P 表示,货币需求用L=ky-hr表示。

(1)求LM 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 曲线的斜率的表达式。

(2)找出k=0.2, h=10; k=0.2h=20; k=0.10,h=10时LM 的斜率的值。

(3)当k 变小时,LM 斜率如何变化;h 增加时,LM 斜率如何变化?

【答案】(1)实际货币供给为:

在货币市场均衡时,D ,实际货币需求为:M =L=ky-hr。 。

整理得LM 曲线代数表达式为:

可以看出,LM 曲线的斜率为 。

(2)当k=0.2,h=10时,LM 曲线的斜率为0.02:当k=0.2,h=20时,LM 曲线的斜率为0.01:当k=0.1,h=10时,LM 曲线的斜率为0.01。

(3)因为,所以在h 不变时,当k 变小时,LM 曲线的斜率会变小。这

点可以由(2)中的(k=0.2,h=10)到(k=0.10,h=10)的变化引起LM 曲线的斜率变小来印证。

因为`,所以在k 不变时,当h 增大时,LM 曲线的斜率会变小。这点可以从(2)中(k=0.2,h=10)到(k=0.2,h=20)的变化引起LM 曲线的斜率变小来印证。

4. 假定短期供给函数为Y=14N-0.04N2,劳动力需求为

平为1; 名义工资为6美元:实际下资为6美元:就朴量为100。试问:

(1)当政府支出扩大使总需求曲线右移,从而使总产出增加,价格水平上升到1.1时,就业量、名义工资、实际工资有何变化?

(2)当工人要求增加10%的名义工资(因为价格水平上升了1000)使总供给曲线左移,从而使总产出下降,价格水平上升到1.15时,就业量、名义工资、实际工资有何变化?

(3)什么是长期的实际产出、实际工资和就业量?

(4)为什么实际产出会超过1000美元的充分就业产出水平?

【答案】(1)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劳动力市场上有:

均衡时W=6.42,N=102.08。

这就是说,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均衡就业量从100单位增加到102单位,名义工资从6.00美元上升到6.42美元; 实际工资从6美元下降到5.84美元(=6.42÷1.10)

(2)当工人要求增加10%的名义工资水平时,劳动力市场上有,

均衡时可得W=6.81,N=101。

这样,均衡就业量就从102单位下降到101单位; 名义工资从6.42美元上升到6.81美元; 实际

,劳动力供给为。劳动者预期P=1的价格水平会持续下去。如果经济开始时位于1000的充分就业产出水平; 价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