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68评估综合知识之资产评估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基准地价
【答案】基准地价是指城镇国有土地的基本标准价格。是各城镇按不同的土地级别、不同的地段分别评估和测算的商业、工业、住宅等各类用地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基准地价评估是以城镇整体为单位进行的。
2. 专利权
【答案】专利权,是指经国家专利机关依法认定批准的,授予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在一定时期内对某发明成果享有的独占权或专有权。
任何人如果要利用该项专利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出售使用该项专利制造的产品,需事先征得专利权所有者的许可,并付给报酬。专利权一般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
3. 企业价值
【答案】企业价值一般被认为是能够反映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经典的价值评估理论认为,一项资产真正的或者内在本质的价值取决于该资产创造未来现金流的能力”由于企业价值评估更多地采用收益法,具体体现为现金流量折现法、经济利润折现法等,所以更多的人认为,企业价值即为现金流量的资本化。
二、简答题
4. 应用市场法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运用市场法评估房地产价值应具备一些条件,主要有:
(1)要有充分的市场交易资料。从理论上讲,交易实例多,客观性好,较能反映市场正常的交易价格。要有充分的市场交易资料,就需有一个比较活跃的房地产市场,否则就很难收集到比较充分的市场交易实例资料,运用市场法就缺乏基础;
(2)交易实例与被估房地产之间应具有较大的相关性或较好的可比性。相关性是指交易实例中的房地产与被估房地产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各种价格影响因素,相关性越大,可比性就越好,评估结果就越可靠。除必须考虑用同样性质的房地产作比较外,还必须注意被估对象与交易实例在地段、环境、结构等方面的可比性。
(3)交易实例资料及其来源必须翔实可靠。必要时还应对比较交易实例本身的有效性、可靠性作出验证,排除不合理甚至是无效的市场交易资料,以保证房地产价值评估的准确性。
5. 试述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的关系。
【答案】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具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两者发生的前提条件不同
会计学中的资产计价严格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同时是以企业会计主体不变和持续经营为假设前提的。而资产评估则是用于发生产权变动、会计主体变动或者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资产计价无法反映企业资产价值时的估价行为。
(2)两者的目的不同
简单来说,会计学中的资产计价是就资产论资产,使货币量能够客观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量。资产评估则是就资产论权益,资产评估价值反映资产的效用,并以此作为取得收入和确定它在新的组织、实体中的权益的依据。
(3)执行操作者不同
资产计价是由本企业的财会人员来完成的,只要涉及与资产有关的经济业务均需要计价,是一项经常的、大量的工作。资产评估则是由独立于企业以外的具有资产评估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完成的。而且资产评估工作除需要有资产评估学、财务会计知识以外,还需要具有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完成,其工作难度和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会计计价。
当然,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也是有联系的,会计计价有时需要以资产评估价值为依据,这在会计制度中有相应规定。研宄资产评估如何服务于会计计价,也是我国评估行业、会计行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毕竟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工作中都必须明确区分。
6. 什么是无形资产的经济寿命,评估时如何确定?
【答案】无形资产的经济寿命即无形资产的收益期限,是指无形资产具有超额获利能力的时间。无形资产评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法定年限法。无形资产的相当一部分是因受法律和合同的特定保护,才形成企业控制的资产,因此法定保护年限,就是经济寿命的上限。合同规定有效期的情形一样。这时要分析法定(合同)期限内是否还具有剩余经济寿命。对于版权、专利权,法律保护期限长,而技术和知识更新的速度较快,当剩余法律寿命还较长时,剩余经济寿命较难预期,需采用其他方法来评估。对于专营权、进出口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租赁权益等法定(合同)寿命长,而收益相对稳定,可以根据法定(合同)寿命的剩余年限,确定剩余经济年限。
(2)更新周期法。根据无形资产的更新周期评估其剩余经济年限,对部分专利权、版权和专有技术来说,
是比较适用的方法。无形资产的更新周期有两大参照系:一是产品更新周期,二是技术更新周期。采用更新周期法,通常是根据同类无形资产的历史经验数据,运用统计模型来分析、而不是对无形资产一一进行更新周期的分析。
(3)剩余寿命预测法。剩余寿命预测法是指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直接评估无形资产的尚可使用的经济年限。这种方法是根据产品的市场竞争状况、可替代技术的进步和更新的趋势作出的综合性预测。重要的是要与有关技术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市场营销专家进行讨论。
7. 我国已制定了哪些评估准则?
【答案】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2项基本准则、8项具体准则、4项资产评估指南和7项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在内的覆盖资产评估主要执业领域的比较完整的评估准则体系。
(1)基本准则
①《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
②《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
(2)程序性具体准则
①《资产评估准则——评估报告》;
②《资产评估准则——评估程序》;
③《资产评估准则——业务约定书》;
④《资产评估准则——工作底稿》。
(3)实体性具体准则
①《资产评估准则——机器设备》;
②《资产评估准则——不动产》;
③《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
④《资产评估准则——珠宝首饰》。
(4)评估指南
①《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指南(试行)》;
②《企业国有资产评估报告指南》;
③《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报告指南》;
④《评估机构业务质量控制指南》。
(5)指导意见
①《注册资产评估师关注评估对象法律权属指导意见》;
②《珠宝首饰评估指导意见》;
③《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
④《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
⑤《资产评估价值类型指导意见》;
⑥《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⑦《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8. 无形资产的成本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无形资产成本具有不同于有形资产成本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完整性。①现行财务制度规定中一般把科研费用从当期生产经营费用中列支,而不是先对科研成果进行费用资产化处理,再按无形资产摊销的办法从生产经营费用中补偿,使企业账簿上反映的无形资产成本具有不完整性,大量的无形资产存在于账外;②即使进行资产化处理的无形资产的成本核算一般也不完整。因为对知识资产创立过程中发生的前期费用,如培训、基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