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学位]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论述题
1.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指的是谁? 请分别对他们作简要介绍,并阐述其传播学思想。
【答案】20世纪20年代以后,有四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被称为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他们是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
(1)拉斯韦尔的宣传与传播研究
拉斯韦尔是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倡始人之一,1926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十学位,后在母校和耶鲁大学任教。
拉斯韦尔在宣传研究领域拥有很大的影响。1927年,他出版《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这本书刺激两次大战之间的宣传研究,使之成为当时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拉斯韦尔曾经为宣传下过这样的定义:宣传就是运用象征符号来控制群体态度,广义的宣传,就是运用种种表态方式以影响人们的行动的技术,这些表态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书写的、图画的或音乐的等。
在191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他最早总结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考察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或要素(即著名的“五w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在他逝世的1980年,又出版一卷巨作((世界历史上的宜传与传播》。
(2)卢因与“把关人”研究
卢因是德国犹太人,原在柏林大学任社会心理学教授,1933年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逃亡到美国,在艾奥瓦大学任教。卢因的主要专业领域是群体力学,他研究不少群体传播的问题,例如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对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制约、独裁的和民主的领袖对群体运作效率的影响等。卢因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卢因对传播学的‘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gatekeeper )概念。其后,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3)霍夫兰与说服效果实验
霍夫兰是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教授,在二次大战期间曾应聘担任美国陆军部心理实验室主任。霍夫兰和他的实验室的任务,是研究军内教育电影对提高士气所起的作用和效果,为此他们进行一系列心理实验。战后,霍夫兰带着他的研究资料回到耶鲁大学,主持“关于传播与态度改变的耶鲁项目”,并把战时的研究成果整理为《大众传播实验》一书出版。
1953年,又出版《传播与说服》。霍夫兰学术关心在于揭示传播效果形成的诸条件,如信源的条件、传播方法和技巧的条件以及受传者本身的属性条件等等,并为此进行了大量实验。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重要的依据。
(4)拉扎斯菲尔德与经验性传播学研究
拉扎斯菲尔德是奥地利籍犹太人,20年代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德国法西斯上台后,他于1933年逃到美国,在洛克菲勒则团赞助的普林斯顿广播研究所担任负责人,在此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听众调查和研究。
在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拉扎斯菲尔德是对后来的传播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一位。他是“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者。1940年,他和卡兹等人在时代一生活公司赞助下对总统大选中的宣传战进行了调查,以测定大众传播对选民态度的影响(史称“伊里调查”,1944年出版了调查报告《人民的选择》)。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发现大众传播并没有力量左右人们的态度,决定选民投票意向的还有其他众多的因素,如“政治既有倾向”的作用、受众对不同媒介或内容的“选择性接触”机制、人际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的影响等等。根据这项调查,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了“两级传播”的观点,认为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响。这项研究对否定“子弹论”起了直接的作用,但也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
2. 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试问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析理解媒介对社会变迁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答案】(1)媒介的含义
“媒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媒介,是指将不同事物连接在一起的中介物,这种中介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人与物结合在一起的事物。一切中介物都是媒介,这一意义上的媒介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介质”。狭义的媒介,则是指从各学科、各领域自身出发所界定的媒介。
(2)媒介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①从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角度来看,是媒介而不信息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例如,麦克卢汉曾指出“媒介即讯息”,在他看来,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媒介。
在这里,麦克卢汉的媒介概念是广义的,它不仅指语言、文字、印刷物、电信和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还包括了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甚至服饰、住宅、货币等,任何能够延伸人体功能的事物,都在他的媒介范畴之内。
②从媒介划分不同社会形态的角度(即媒介是不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来看,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又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在麦克卢汉看来,人类由“部落社会”到“脱部落社会”再到“地球村”,都是源于媒介及其技
术的发展。
例如,在原始社会,口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听力的物理限制,人们必须生活在狭小空间的部落群体中,相互保持着近距离的密切关系。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之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的社会”,由于交往和传播不再以物理空间的接近性为前提,人类可以分散到广阔的地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部落社会便发生解体。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再次改变了这种情况,‘已们以接近于实时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把遥远的世界拉的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
③从媒介技术改变人类社会的交往方式来看,媒介技术发展促进丁传播手段的革新,使得跨越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信息交流共享得以出现,也现实体现出了麦克卢汉所描述阐述的“地球村”景象,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扩展了人类社会的认知领域,不断改变着人类的交流和交往方式,新兴的微博、网络社区等就是这样社会变迁的证明。
④从媒介产生的社会参与影响看,媒介是各种社会意见文化得以表达阐释的平台,各种意见可以得以平衡,信息和意见的交流促进人类文化素养的提升,也为对社会的不满提供了发泄的途径,起到了缓冲的效果。媒介同时促使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全球的民主化进程,公民社会得以出现,不同意见得以讨论、进步。世界各国的民主革命,都将开放媒体,繁荣交流媒介作为基本诉求之一。
⑤从产业发展来看,媒介是文化产业的主要构成要素,而文化产业则是发展第三产业的主要拉动力量。可以促进社会产业的升级,促进社会分工。媒介提供了文化资本、创意资本、智力资本的表现渠道,对于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有重要意义。
③从对媒介功能的认知来看,媒介系统是社会系统之一,对于媒介的考察需要置于大的社会系统中。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必要的功能。而法兰克福学派则从批判的角度切入,对于媒介文化的功能进行反思,是社会文化思想的结晶,在社会变迁的思想文化史层面上有重要意义。
3. 有人认为:公众不过是制造舆论的原材料而己。有人指出:“谁在这里和那里听到了公共舆论而不懂得去藐视它,这种人决做不出伟大的事业来。”请你分析这类观点。
【答案】(1)“公众不过是制造舆论的原材料而已”一句,主要的意思是把公众看成一种可以利用的工具,通过煽动和引导公众来制造自己需要的舆论氛围。“谁在这里和那里听到了公共舆论而不懂得去藐视它,这种人决做不出伟大的事业来。”一句出自黑格尔。黑格尔认为:公共舆论中,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公共舆论中不值一顾的是它的具体意识和具体表达,值得重视的是在那具体表达中只是隐隐约约地映现的本质基础。
(2)这一类观点体现的是对公共舆论的不信任,把公共舆论看成幼稚、不理性、容易被操控的事物。就像《乌合之众》一书中所描述的,许多人集合在一起,他们的智慧不会累积,而只会产生总体智商降低的情形。公共舆论在形成的过程中参杂了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又由于沉默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